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日、月东升西落现象
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现象
D.120°E的地方时早于90°W
解析: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现象。
所以地球自转方向改变,昼夜现象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C
2.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解析: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中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界线为昏线,处在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为黄昏;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界线为晨线,处在晨线上的点,将从黑夜进入白天,为黎明。
答案:B
中新网2011年9月16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9月16日3时30分,斐济群岛附近海域(南纬21.5°,西经179.3°)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590公里,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此回答3~4题。
3.斐济群岛地震发生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9月15日3时30分B.9月15日19时30分
C.9月17日3时30分D.9月16日19时30分
4.斐济群岛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6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的比例大约是()
A.3/8 B.7/8
C.3/10 D.7/10
解析:第3题,国际标准时间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所以求出国际标准时间为9月16日3时30分-8小时=9月15日19时30分。
第4题,根据北京时间为9月16日3时30分,可求出9月16日0时所在经线为67.5°E,所以全球处于16
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180°-67.5°/360°≈3/10。
答案:3.B 4.C
5.(2010·天津高考)读图,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解析:当北京时间为2010年4月30日20时时,美国纽约位于西5区,时间为4月30日7时;新加坡位于东7区,时间为4月30日19时;伦敦位于中时区,时间为4月30日12时;巴西利亚位于西3区,时间为4月30日9时。
答案:C
右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6~7题。
6.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b所在的纬线
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7.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解析:第6题,a、c两线重叠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每年的春秋分日;地球上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位于赤道,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第7题,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b地位于赤道,因而不偏转。
答案:6.A7.C
8.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
日。
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时B.12时
C.8时D.16时
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特征和题干的含义可
知,图中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中OP西侧日期为3月22日,东侧日期为3月21日,所以其为180度经线;再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ON为东经60°,时间为3月22日0:00或3月21日24:00,再结合区时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此时北京时间是3月22日4时。
答案:A
读“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10.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第9题,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下一刻将进入白昼。
第10题,D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而D点的经度是150°(东十区),那么地方时为0:00的经线应该是60°E。
答案:9.A10.D
11.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根据题图的纬度可判断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南半球。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①岸相连;南半球则相反,最终小岛可能与④岸相连。
答案:C
12.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
A.自北向南流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向西流D.自西向东流
解析:由图可知,该河流的西岸侵蚀较为严重,北半球的河流水流右偏,所以河流自北向南流。
答案: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A点的经度为________,A点所在的弧为________(晨/昏)线,A点此时是________点钟。
(9分)
(2)A、B、C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
(2分)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________个时区。
(3分)
(4)此时以________和__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计算能力。
第(1)题,根据图形中条件可知,A 点所在经线为180°,A、C所在弧为晨线;因45°W经线地方时为12时,所以A点应为3时。
第(2)题,线速度最大为C,其次是B,最小是A。
第(3)题,因45°W为12月22日12时,故135°E应为12月23日0时,所以120°E应为12月22日,且同属于该日期的时区共有21个。
第(4)题,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出,此时以135°E和180°将地球分为两天。
答案:(1)180°晨3(2)C>B>A(3)21
(4)135°E180°
14.热点在线
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18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
道。
“亚太7号”卫星将接替在轨运行的“亚太2R”卫星,定点于东经76.5度赤道上空,可为亚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欧洲等提供电视转播和卫星通信服务,并为中国、中东、中亚、非洲等提供电视直播和跨洲际通信广播服务。
知识连线
(1)晨昏线与日照图。
(2)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
(3)日期计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命题快线
下图为“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当天“北半球的光照图”。
结合以上材料,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1)图中弧ABC为________,弧AB为________线,弧BC为________线。
弧ABC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时针。
(8分)
(2)上图还需要过________________(时间)才和“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的日照图一致。
(4分)
(3)“亚太7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4分)
(4)“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日期分布是(4分)()
A.30日范围大于31日
B.3月31日范围大于4月1日
C.31日范围大于30日
D.3月31日范围小于4月1日
解析:第(1)题,该图为“北半球的光照图”,所以中心为北极,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
根据太阳光线的位置,可以确定弧ABC为晨昏线,弧AB为昏线,弧BC为晨线。
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应为顺时针方向。
第(2)题,此时0°经线上为0:00,可求出北京时间为8:00,“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18时27分,所以还要过10小时27分。
第(3)题,“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3月31日18时27分。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西五区的区时应为3月31日5时27分。
第(4)题,“亚太7号”通信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为31日18时27分,157° W约是30日24:00,157° W
向东到180°为31日的范围,157° W向西到180°为30日,所以位于31日的范围大于30日。
答案:(1)晨昏线昏晨顺
(2)10小时27分(3)3月31日5时27分(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