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新近五年徐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近五年徐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近五年徐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2009【甲】《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反: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①时时而间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及鲁肃过浔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6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唐雎不辱使命》全文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 )故不错意也:( 2 )长跪而谢之曰: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__________(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 分)二)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俄顷立就__________ ( 2)日沃汤数次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2 分)如是者六七始已。

3.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2007甲《送东阳马生序》全文[乙] 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 无从致.书以观2) 四支.僵劲不能动3) 腰.白玉之环4) 中.心感伤5) 孤.者易伤-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1)负箧曳.屣2)曳.屋许许声B1)凡得.学者,有亲也2)余因得.遍观群书C1)益.慕圣贤之道2)曾益.其所不能D1)贫者易.感2)寒暑易.节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4.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原强烈的求学愿望。

5.请具体说明甲乙两文内容的异同。

2006《桃花源记》1-3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屋舍俨然:(2)鸡犬相闻:(3)咸来问讯:————(4)皆叹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2分)(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1)君之楚.奚为北面?(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7.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2005《曹刿论战》第一节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肉食者鄙()②小惠未徧()③牺牲玉帛()④虽不能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聚室而谋日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2)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文: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二)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当时著名学者)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父命牧牛垄上( ) ②琅琅达旦(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听已,则默记。

译文:(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译文:12.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答:答案一、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13.答案:(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二、答案:18、略19、B20、略2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三、答案:14.(2分。

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2)已经15.(5分)(1)(2分。

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

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6.(3分。

每处1分)齐人三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2009 6.(4分,每处l分,意思对即给分)(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7.(2分)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8. (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l分疑问句l分)(2)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

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

(“蔽”“甚”各1分)(3)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

(“所以”“亡”各1分)9.(3分)原因(2分)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启发(1分)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

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2008一)( 10 分)6、( 2 分)〔1 )通“措”,置。

(2 )道歉7 、( 2 分)答案:B8 、( 4 分)(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分)(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 2 分)9.( 2 分)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2007答案见2009语文新航标214页2006(一)(12分)7.(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惊讶,惊奇8.(2分)答案:D9.(4分,每句2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

(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10.(2分)答案:B(二)(7分)11.(2分,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1)好(2)财物12.(4分,每处两分)(1)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走?(2)这几个方面的条件越好,那么离楚国也就越远。

13.(1分,意思对即可)要实现的目标与实际行动恰好相反。

(二)( 5 分)(一)《曹刿论战》6.①鄙陋。

目光短浅.②同“遍”,遗及,普遍。

③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④明察,弄清楚。

7.A8.①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②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9.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二)《王冕传》lO.①田埂、田畔高地②早晨11.(1)王冕听完后,就默默地记住了。

(2)安阳的韩性听说他苦读的事,认为他与众不同。

12.学舍偷听读书;寺庙借长明灯读书。

围绕“学习成才”这一中心言之成理即可,如: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条件差,只要努力,照样能成才;逆境出人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