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部提供的培训内容
一.安全生产法规定从员人员有以下安全生产基本义务
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二、水泥公司生产特点
1、工序复杂、风险点多;
2、设备、原材料大多是大而重的物件,一旦发生意外对人
员造成的伤害往往比较严重;
3、高空、高温、高速;
4、矿山开采、交通运输属高危行业。
三、水泥公司主要风险源
1.机械设备
水泥公司机械设备较多,且具有大而重的特点(包括输送皮带、破碎机、联轴器、提升机、磨机等)。
这些设备的传动件、运动件
等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护装置或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程操作,均可能
对人员造成夹击、卷入、绞、剪切等机械伤害。
另外在设备安装、检修、更换过程中大多需要用到各式起重设备,由于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变化较大,暴露、活动的零部件较多,且作业环境经常复杂危险,常需要多人密切配合作业,易发生起重伤害,造成人员的伤亡。
2.电气设备
水泥公司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包括有变电站和现场各用电设备,可能引发的事故包括火灾、爆炸、触电等。
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身触及漏电设备、误触带电体、在小于安全距离下接近高压、违反操作规程带电作业及提前送电、未设避雷针(带)或避雷器(柜)、接地不良等。
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线路老化、电气设备短路、保险装置失效等。
3.储存设施
水泥厂各种料仓存放的物料,如煤粉、生料粉、熟料粉、水泥粉等呈流动态状,若人员陷入将造成人身伤害或窒息死亡,物件落入会损坏库底配料或喂料设备。
料仓、收尘设备、回转窑、磨机等各种密闭设备在检修时,如人员进入内部,因内部空间狭小,照明不佳、环境复杂、而且往往有高温、高湿、高空(或悬空)作业等不利因素,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4.高空作业
为了实现配料、输送、储存、选粉、收尘、作业等生产需要,
相应的设备、设施布置在不同高度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如预热器、生料库、熟料库、水泥库等等。
在生产运行中,人员巡检、作业、配件材料的起吊搬运、更换、库内物料清理及人员在走道、爬梯、平台等高空进行作业,若防护措施不全或损坏、人员操作失误、室外天气影响,可能发生检修、巡检人员坠落事故。
意外跌落的高空物件也可能对地面过往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
8.粉尘
粉尘是水泥生产企业最大的职业危害源,各生产工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粉尘,在破碎、喂料、粉磨、物料输送、选粉、包装等主要产尘点,如果不选用合适的收尘设备来防治粉尘,员工个人防护又不当,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易发生尘肺病。
高温、高压粉末喷出易造成烧伤、灼伤。
9. 噪声
噪声是水泥公司申报的另一项职业危害源,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作业会永久损伤听觉。
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人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工作易出差错,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四、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
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运转已彻底停止后才可进行工作。
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
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
2)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机械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以及不能在机械运行时进入或接触的部位,必须要有可靠的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3)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维修保养等作业,应遵守
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5)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上网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五、触电事故的防范: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
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
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
(5)定期对线路、设备接地进行检查。
六、起重作业的主要伤害形式:
(1)安全装置失灵(2)重物坠落(3)碰撞(4)脱钩脱绳(5)触电(6)钢丝绳折断(7)起重机失稳倾翻(8)挤压(9)高处跌落七、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1)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2)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而应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
(5)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
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6)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
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7)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另外,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
八、什么是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体伤害事故,其中包括落下物、飞来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碰伤、重特压伤等造成的伤害。
常见的物体打击伤害有钢管打击、砖头打击、木头打击、模板打击、零部件或工具打击等伤害事故。
九、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以下七类
(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
处掉落伤人;
(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
(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
(5)设备运砖中,违章操作,用铁棍等器械捅卡料,铁根
飞弹出伤人;
(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7)放炮作业中乱石伤人等。
十、交接班制度的“十交、六不交”
(一)“十交 ”
1、本班生产运行、任务完成情况
2、设备运行、使用情况
3、不安全因素及采取解决措施,故障的处理情况
4、各种工器具缺损情况
5、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及为下一班作的准备工作
6、原始记录正确、完整
7、物资消耗及过程产品质量状况存在问题
8、接到鹟领导、职能部门、车间领导的指示,要求的注意事项
9、岗位区域卫生
10、存在的跑冒滴漏情况
(二)“六不交”
1、下一班岗位未到岗
2、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
3、存在设备问题、安全隐患不清不交
4、卫生区域不干净不交
5、记录不全不清不交
6、工作任务因主观因素未完成不交
(三)“三注意”:
1、接班人员对口交接情况,检查所属设备运转情况,重要
生产部位一点一点的交接,重要的生产数据一个一个的交接,
重要的工具一件一件的交接。
然后由工长召开班前(后)会,听
取各岗位工人汇报后再布置任务和指出交接班中应注意事项。
2、正式交接班时,有问题要充分协商解决,确有重大原则
问题争执不下的,报请车间主任解决。
作好交接班原始记录。
3、接班人未到,交班人不得离开岗位,但责任应由接班人员负。
交接班前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