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8课时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和北京市课件

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8课时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和北京市课件


(3)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 优势是( A ) A.港口城市,交通便利 B.政治文化中心,信息畅达 C.对外开放,政策独享 D.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第(1)题, 从图中甲基地的位置看, 此处是我国的冀中南、 鲁西北、豫北平原的商品棉基地,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 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第(2) 题,华北地区春季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且此时农业生产用水量较 大,故此时河流的径流量较小。第(3)题,天津、青岛、大连均为沿 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但它们不是政治文化中心,矿产资源相对 缺乏,都对外开放,但不独享对外开放的政策。
[拓展应用提升] 1.(2017· 烟台高二期末)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与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 势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A ) A.棉花——气候适宜 B.小麦——雨热同期 C.大豆——地形平坦 D.花生——灌溉便利 (2)图中乙地河流流量最小值出现在春季的原因是( A ) ①春季降水少 ②蒸发旺盛 ③农业用水量大 ④上游补给少 ⑤河水渗漏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地理环境及农业生产地域差异 习惯上将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称为东北地区,黄 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称为华北地区,其差异可列表如下: 区域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土地景观 黄土地 黑土地 大小兴安岭、东北平 主要地形区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原、长白山地 粮食作物 冬小麦、谷子 春小麦、玉米 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大豆、甜菜 种植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土地改良 盐碱地改良、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黑土保护、沼泽地改良 针阔叶混交林、人工 林果类别 温带水果、温带落叶阔叶林 林、温带水果
考向二 海河流域地理特征分析 2.(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 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 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 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 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读图填绘· 构建脑图 一、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与范围:大致位于 A 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 古高原以南,B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 ①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②主要地形区包括 C 黄土高原、D 华北平原、E 东北平原和 F 太行山、G 山东丘陵、H 辽东丘陵等。
制约工 业发展 的因素
水资源严重不足
水资源短缺、工业产品老化、 消耗大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 发展方 工业产品向“高、精、尖” 造,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管 向 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 理水平 工业中 北京、天津、唐山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 心
二、黄土高原地区
1.概况 (1)范围:西起 C 乌鞘岭,东至 A 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 B 秦岭。 (2)河流:D 汾河,E 渭河。 (3)城市:F 兰州,G 太原,H 西安,I 银川,J 西宁。
6.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和卫星城。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 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 路。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 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互动探究· 突破重点 重点一 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表特征、水土流失的 原因与治理。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长城,南 至秦岭。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等自然原 因和人们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毁林毁草)、采矿、修路、修建 窑洞等人为原因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 地区应该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解析: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向干旱、半 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现象比较 明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其农业的发展方向应是退耕还林(草), 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生态保护屏障。
重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探究方法规律] 1.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处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 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南北跨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三个温度带; 东西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和过渡 性十分显著。
[探究方法规律] 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地区 问题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 还牧, 营造防护 黑土流失 东北 长期不合理的 林,土壤培肥 平原 垦殖开荒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退耕 湿地破坏 还湿地
春旱 夏涝 华北 平原
盐碱
风沙
春季升温快、降水 少 降水集中;地势低 平;水土流失,河 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低洼地积水,排水 不畅;旱涝不均; 大水漫灌,只灌不 排 春季升温快、降水 少;冬季风强烈; 土壤沙化严重
2.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的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且多暴雨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1)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地面植 被和稳定的地形
பைடு நூலகம்
(2)危害 ①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 量下降。 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 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③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制约当地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并给生产、生活带来众多 的不便。
2.图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拓展应用提升] 3.读材料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假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 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由 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 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 黄土高原景观图。
修水库; 节约用水、 发展节 水农业 修水库蓄洪; 治理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加固堤防、 挖入 海新河道 酸性物质中和; 调节和控制 水盐运动, 使土体脱盐; 改 良土壤 营造防护林; 退耕还林、 还 草
特别提醒 三江平原的湿地成因与效益 (1)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季节性的冻土和多 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效益: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 在调节气候、 蓄洪防洪、 促淤造陆、 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特别的功能, 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 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 肉类、 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及其所特有的鹤类、鹮类等大 型水禽和旅游价值。
【填图绘图】 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 ①描绘出:110° E、115° E、120° E、125° E、130° E,35° N、40° N、 45° N、50° N。 ②填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河、辽河、松花江等重要河 流;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等重要山脉。 (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 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4)水文特征: 以雨水补给为主;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有结冰期; 含沙量较大。
自然原因:黄土结构疏松(土质疏松) 地表光秃裸露、缺乏 植被保护 夏季多暴雨等(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增长过快 不断开荒种地 过度放牧(毁林毁草)、采矿、修路、修建窑洞等(答对其中两点 即可)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C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退耕还林、还草 D.大力发展交通
3.铁路交通线
(1)华北地区以 A 北京为中心, 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 B 京沪 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C 陇海线等。 (2)运煤专线:①大秦线、②神黄线、③焦—兖—日线。
4.矿产资源与工业 (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 能源基地。 (2)甲、乙两工业基地的差异分析 名称 甲:京津唐工业基地 乙:辽中南工业基地 工业基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地概况 基地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 发展工 煤、石油、铁、森林等资源 盐等资源;有便利的铁路、 业的有 丰富;有便利的交通;工业 高速公路、航空和近海运输; 利条件 基础好,有大批熟练工人 有科技和人才的优势
解析:(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在夏季, 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 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用修建水库调节,既能防御洪灾,也能 防御旱灾。(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 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 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2.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 答(1)~(2)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D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A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 ________ 秦岭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 请 你 说 出 黄 土 高 原 的 地 表 形 态 特 征 : 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造 成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的 自 然 原 因 有 ________ , ________(任答两点);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