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概况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概况


类别 建国 建立 盛世 文景 之治
西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史称西汉;都城长安。 背景: ①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措施: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②奖励 农耕,关心农桑;③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意义(作用):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 历史上称这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 的侯国。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 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第13课P74)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 河西走廊地区。(第14课P78)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进入鼎盛时期。
长安
东汉 公元25— 汉光武帝 公元220 (刘秀) 年
洛阳
类别 建国 统一
政治
巩固统 治的措 施与意 义
经济 文化 思想 军事 秦的 暴政
农民起 义与灭 亡
农民 起义 与灭 亡 西汉 建立
秦朝 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秦王 嬴政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分立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安居 乐业。 措施: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 尉、御使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意义: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在我国沿袭了两千 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意义: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措施:统一文字。 意义: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措施:焚书坑儒。 意义:对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 区,兴修灵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始皇)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1.陈胜吴广起义:(1) 时间:公元前209年(2)地点:大泽乡(3)原因:直接原因 是误期,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4)结果:失败(5)意义:①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 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3.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率军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史称西汉;都城长安。
张 骞 通 西 域
西域 含义 目的 过程 影响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 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目的;公元前119年, 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许多国家。各国回访长安。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 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甘肃天水汉墓出土西汉早 期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 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纸。
影响(评价)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 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 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 贡献。
东汉
科 技 成 果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 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类别 起止年代 开国皇帝 朝代 秦朝 公元前 秦始皇 221—公 (嬴政) 元前207 年 西汉 公元前 202—公 元9年 汉高祖 (刘邦)
都城 咸阳
重点知识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中 央集权制度);秦末农 民战争;冒顿统一蒙古 草原。 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 一统;昭君出塞;张骞 通西域;丝绸之路。 光武中兴;班超经营西 域。(不要求掌握)
政治 思想 汉武 帝大 一统 的措 施 文化 经济 军事 意义
类别 农 业 兴修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手 工 业 商 业 丝织 冶铁 政策
成就 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 车。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黄河中下 游广泛种植桑麻。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炒钢技术,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重农抑商。
作用
丝 绸 之 路பைடு நூலகம்
时期
线路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及以后开通。
陆路:各国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长安→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一线运过去,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 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汉朝的兴盛。
影响
类别
造 纸 术
年代
西汉 早期
人物
主要成果(观点)
长安、洛阳 人口多(50万、100万);街道宽阔笔直,两旁 绿树成荫,较完整的排水系统;“市”为专门的 商业区,商品繁多。
冒顿统 一蒙古 草原 匈奴的 兴起与 汉朝的 和战 与汉朝 的和战
兴起:秦汉之际,冒顿单于首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 强大的国家。 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迅速发展,学会了农耕, 匈奴族进入鼎盛时期。 汉初: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 亲”; 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 队,对匈奴实行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 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作用) 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西 迁。 汉元帝: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归汉,恢复了 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汉元帝接受呼韩邪单于请求,将 王昭君嫁给了他。(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 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或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 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