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 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 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预习笔记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

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土地改革》习题
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2.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5.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6.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土改后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