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自由落体(教案)

5自由落体(教案)

5自由落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教学难点 从实验中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运动性质。 教学方式 讲解、演示、师生互动、对比归纳。 教学仪器 金属片,纸片;牛顿管,抽气机;重物,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它的运动规律。下面我们一齐来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 问题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1:3:5… 问题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如何表示?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

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游戏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生: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应该是不一样的,下落快慢应该是由质量决定,质量大的下落快,质量小的下落快慢。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呢?大家看我来做几个实验。 演示实验 1、将一张纸和一张金属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金属片先着地。 教师不发表意见,继续做实验。分别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2、将刚才的纸片紧紧捏成一团,再次与硬币同时释放,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纸片,一个捏成团,一个平展,则纸团下落快。 师:物体下落快慢是由质量决定吗?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第2个实验和第三实验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第3个问题,质量一样却下落有快慢之分。 师:那你现在觉得物体下落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生:我想应该是空气阻力。 猜想 师:如果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那么在没有空气阻力,物体的下落快慢应该是一样的,这种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验证 牛顿管实验: 师:刚才的实验现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没有空气阻力即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由静止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 师: 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将锤子和羽毛同时释放,它们同时落在月球表面,这是通过电视转播过的。

[引入课题] (画外音)本报讯 : 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住户在下边接住,幸免于难。 这天下午,家住六里屯4号楼15层的刘某出门去倒垃圾,一不留神装有撞锁的门“咣当”一声反锁上了,刘某未带钥匙开不开门,时间一长,屋里淘气的4岁小男孩急了,他走到阳台哭闹,随后骑坐在阳台上。此景被住在同楼一层的住户任志庆发现,未等说话,孩子已从高楼坠下。在这紧急时刻,任志庆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双臂去接。在巨大的冲力下,孩子被接住后又坠落在地。后送儿童医院检查,小男孩左大腿骨折和轻微脑震荡,现以脱离危险。任志庆眼睛负伤,鼻梁骨被砸碎,一只胳膊骨折。 多么惊险的一幕,任志庆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如果4岁小男孩是从半米高的位置落到大人手中,小男孩会毫发无损,而从15层楼高的位置落下来后,为什么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任志庆从观察到动手接住小男孩,允许他反应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生活中有许多这种落体现象。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今天只研究最简单、最理想的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5自由落体

[新课教学] 提问:大家看见过落体运动吗? 树叶的下落; 雨滴、雪花的下落; 蹦极时,人的下落; 工地上,从高处落下的砖头和瓦片;等等。 提问:你们仔细观察过落体运动吗? 演示实验:小石头和羽毛的下落。 实验现象:小石头下落的比羽毛快。 早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大量物体下落的现象,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提问: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 师:如果现在提供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你们认为,应该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能否用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光盘、与光盘形状相同的纸片若干张 生:甲:演示 将光盘与纸片同时从等高处释放 现象 光盘下落快 结论 重的物体下落快 乙:演示: 将纸片揉成团,与光盘从等高处释放 现象: 纸片先落地 结论: 轻的物体下落快 丙: 演示: 取两张纸片,将其中一张纸片揉成团,将它们从等高处同时下落 现象: 纸团先落地 结论: 并非重的物体下落快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生:可能是空气阻力的原因。 师: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将会怎样呢? 生: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一致。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与否。 演示: 牛顿管实验 现象: 在真空环境中,铁片、羽毛同时落到管底; 有空气进入时,铁片比羽毛先落到管底。 实验表明:在没有空气阻力时,任何物体下落都一样快,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同学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这个问题,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介绍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做一做,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思考。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可见,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显然也不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们的轻重决定的。

提问: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物体确实下落得有快有慢。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1、演示实验一: 这里有两块等大的硬纸片和薄纸片,让这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静止下落。问:我们刚刚看到什么现象?(看到硬纸片比薄纸片下落得快)。为什么铁块比纸片下落得块?(硬纸片重一些)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得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观点。 2、演示实验二:把薄纸片团成小团,让这两个纸片在同一高度静止下落。问:我们刚刚看到什么现象?(看到纸团比纸片下落得快,轻的物体可以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让学生举出轻的的物体下落的快的例子。同时学生可以自己做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实验。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物体的下落运动如此的复杂?(空气的阻力)

在刚才的实验里,纸片变成纸团,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得出,空气阻力的影响小了,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提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就是在一个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图景是什么样子呢? 演示实验:牛顿管实验 (1) 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演示金属片与羽毛的下落。 (2) 在有少部分空气的空间里,演示金属片与羽毛的下落。 (3) 在有大量空气的空间里,演示金属片与羽毛的下落。 实验现象: (1)管内没有空气时,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相同。他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2)管内有空气后,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就不同了。 管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只受重力,这种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3、演示实验三: 一个玻璃管,里面有块铁片、一块软木和一根羽毛。我们来比较这三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拿着玻璃管走到学生当中去,将水平放置的玻璃管迅速转过90度成竖直放置状态,让同学门观察三个物体的下落情况,重复该实验三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什么?(三个物体下落快慢相同)为什么这时侯的铁片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呢? 为什么刚才实验中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没有空气的阻力)原来刚才玻璃管里面是没有空气存在,铁块、软木和羽毛三个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下落,它们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而较轻的羽毛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大,所以羽毛下落的慢一些。(我们研究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由浅及深地推入) 3、定义自由落体运动: 我们把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4、提出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要注意理解“自由”这两个字:只受重力、初速度为零。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不过,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小,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实际物体的下落运动,受空气阻力 ,如果空气阻力的影响是次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忽略空气得阻力,抓住主要因素,认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下落,这样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这种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处理方法是物理学上常用的处理方法,称之为理想化方法。 提问: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小石块的下落可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呢?羽毛的下落可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呢?

到此为止,我们对自由落体运动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可是,在历史上,从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到16世纪末的伽利略,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是在不断地认识落体运动 的。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圣人,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的著作很多,对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限于当时科技发展的水平,他在物理方面的论述,今天看来很多是不恰当的。但是,在两千年前他能够通过观察、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经很不简单了。我们应该正确评价他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

演示实验:小球的下落 实验现象: (1)从静止开始运动 (2)运动得越来越快 (3)轨迹是直线 我们不难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 提问:是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吗?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这个问题。 提问:在实验室里我们有那些可行方案呢? (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频闪照片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介绍频闪照相的原理。 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的时间暴光一次,每暴光一次就把这一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记录下来,从而可以知道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 出示一张频闪照相的数据,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处理,让每组的中心发言人总结出实验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