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边际技术替代率(2)价格歧视(3)帕雷托改进(4)隐藏行动(5)流动性陷阱(6)功能财政(7)充分就业(8)公开市场业务2.设某商品市场共有两位消费者,消费者A 的需求函数为Q 1=D 1(P )=20-P ,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为Q 2=D 2(P )=10-2P ,求:(本题10分)(1)市场需求函数。
(2)作出该函数的图像。
3.假设消费者有效用函数U (x1,x2)=212211x x ,消费者收入水平为m ,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为P 1和P 2,求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本题10分)4.设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 ,投资函数为I=20-2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0.5r ,货币供给为M=50,价格水平为P 。
求:(本题20分)(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在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水平。
(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5.论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本题20分)6.(本题20分)案例分析:1996年,发明家俞兆林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它应用在钎织内衣,开发出“俞兆林”牌保暖内衣,在3、4年的时间里,成为当时市场热销产品。
吸引许多厂家纷纷进入新生的保暖内衣市场。
1999年这一市场还只有几十家生产厂家,而到了2000年竟迅速增加到500家。
1999年的总销量不足700万套,2000年猛升至3000多万套,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成为必然。
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各厂家推出的促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据报道,“南极人”送袜子,“南极棉”就送被子,“白熊”宣传自己的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则采取“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刊电视。
然而,当行业内厂商激战正酣,市场上消费者、行业管理人士却反映冷淡。
尽管价格比起1999年来已经明显下降,但2000年以后的市场却日趋萧条。
排长队提货的情景没有了,商店里保暖内衣的专卖柜台冷冷清清,有时几十分钟无人光顾。
品牌名目繁多的保暖内衣引起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最新的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上那些所谓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多功能的保暖内衣,其实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重概念轻质量、盲目仿造等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1)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商有哪些行为具有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特征?(2)为什么保暖内衣生产厂商想薄利多销,却反而出现市场萎缩?(3)如何评价保暖内衣市场的产品差别?行业管理对垄断竞争市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7.(本题30分)某课题组在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时得到如下实证资料:(1)上海市城市居民1994-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元)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1.(每题5分,共40分)名词解释(1)边际技术替代率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以MRTS 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K ∆和L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劳动L 对资本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L K MRTS LK ∆∆-=,或dL dK MRTS LK -=(2)价格歧视答:价格歧视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同类产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厂商不能是价格的接收者,即有权改变价格;厂商必须能够按需求弹性对顾客加以区分;买者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必须能够防止产品的再次出售。
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收取一种价格,对于另外一定数量的该种商品收取另一种价格,等等。
二级价格歧视又称为成批定价;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
实行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着可以分隔的市场。
若市场不可分隔,市场上的套利行为将使得价格歧视消失。
第二个条件是被分隔的各个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如果被分隔的各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相同,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产品收取相同的价格。
(3)帕雷托改进答:帕累托改进是指如果一个社会处在这么一种状态中,用某种方式改变这一状态可以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会变坏,那么这种状态就不符合帕累托最优,对它所作出的这种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改进。
(4)隐藏行动答:隐藏行动是指签约时双方都了解有关信息,但签约后有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的信息给对方带来损失的行为,比如偷懒或不尽力行为。
隐藏行动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特殊情况,签订合同时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订合同后,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无法管理、约束,这是内生的,取决于另一方的行为。
隐藏行动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5)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6)功能财政答:功能财政,为“职能财政”或“机能财政”,是关于国家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勒纳于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
他认为,功能财政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政策的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顾虑这些传统学说是否好听。
也就是说,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不能够只是以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
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税收、国家债务等财政分配工具来调节经济。
为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需要经常调整总支出。
当总支出太低时,增加政府支出;当总支出太高时,增加税收。
为获得导致最需要的投资水平的利息率,利用政府举债或债务清偿,调整社会持有的货币和公债的相对份额。
同时,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印刷钞票、窖藏货币或毁掉货币。
总之,“功能财政论”的意图是要政府不必局限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应当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均衡。
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
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但是,功能财政理论是一个宏观静态而非宏观动态的理论,它只对短期的周期波动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而完全忽视了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而且,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问题是需逐渐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而不仅是通过调整总支出来治愈衰退和通货膨胀,因而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7)充分就业答: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8)公开市场业务答: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
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
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2.(本题10分)设某商品市场共有两位消费者,消费者A 的需求函数为Q 1=D 1(P )=20-P ,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为Q 2=D 2(P )=10-2P ,求(1)市场需求函数。
(2)作出该函数的图像。
解:市场需求函数P Q Q Q 33021-=+=3.(本题10分)假设消费者有效用函数U (x 1,x 2)=212211X X ,消费者收入水平为m ,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为P 1和P 2,求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解:(1)由U (x 1,x 2)=212211X X 可得, 111221212X MU X X -= 211221212X MU X X -=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1212X X MU MU P P =为111122221212121122X X X X P P --= 即 X 1P 1=X 2P 2(2)解11221122X P X P P X P X m =+= 得112m X P = 222m X P = 故对X 1的需求函数为112m X P =,对X 2的需求函数为222m X P =4.(本题20分)设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 ,投资函数为I=20-2r ,货币需求函数为L=O.2Y -0.5r ,货币供给为M=50,价格水平为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