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_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_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5 ]
。 在这种新型国际
分工模式下, 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将专注于生 产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并逐渐将加工组装等不具备竞 争力的生产环节剥离外包。 由于在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环 境规制强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 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 时, 也承接了发达国家部分高能耗、 高污染生产环节的转 移。如邱兆逸
收稿日期: : 2012 - 08 - 06 作者简介: 殷宝庆, 博士生,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 编号: 10ZD&003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Y6110226 ) 。
· 60·
殷宝庆: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 ]
提出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形成倒“U ”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并分别采用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 验证了垂直专业化中存在污染工序对我国转移。 牛海霞、 罗希晨
[3 ]
和刘婧
[4 ]
的研究也表明: 加工贸易是导致中国环
构建了环境规制强度影响企业生产技
在中国环境形势总体依然严峻 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 的背景下, 立足垂直专业化视角探讨加强环境规制与绿色 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问题, 对于实现 “十二五 ” 节能减排 目标以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染密集型产业考虑 4 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并考察了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们选择的样本期间相对较短、 且未能区分环境规制影响 率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 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并尝试着在以下 方面有所拓展: ①利用 SBM 方向距离函数测度了 2002 - 2010 年 27 个制造行业考虑 SO2 、 烟尘、 粉尘和废水 4 种非 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垂直专 业化背景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 机制; ②引入环境规制强度的二次项检验了环境规制强度 在清洁型部门与污染密集型部门中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 率的差异性。
在最近的十余年中, 垂直专业化生产模式下的国际分 工开始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角
[1 ]
石能源不可持续以及工业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具有外部不 政府通过排污许可、 行政处罚、 征收排污税等方式 经济性, 以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 对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行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及经济增长 , 关键就在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 之间能否实现“双赢 ” 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分别基于国 业的技术创新。目前, R&D 支出与环 别、 行业或企业层面, 选取专利申请数量、 保专利申请数量及环保 R&D 支出等作为衡量总体创新和 污染技术创新的指标, 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总体创新与治污 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而关于环 技术创新的影响, 境规制对生产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却并 不多见。张成等
摘要
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 存在污染工序的转移问题, 但鲜见有学者基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背景探讨环
本文利用 SBM 模型测算了中国 2002 - 2010 年 27 个制造行业的绿 境规制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何种影响 。为了对此进行研究, 色全要素生产率, 并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加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 “U ” 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 ①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符合 型关系, 即环境 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削弱后提升的影响; ② 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清洁型部门与 规制强度由弱变强, 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强度, 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规制形式, 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 而且利于 污染密集型部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因此, 促进技术创新, 提升制造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垂直专业化; 技术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F83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 2012 ) 12 - 0060 - 0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2. 12. 010 中图分类号
·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2 年
第 22 卷
第 12 期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2
No. 12
2012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 — 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殷宝庆
1, 2
(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 2.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
术进步的数理模型, 并采用 30 个省份的工业部门面板数 但其 据验证了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在生产技术的测算过程中未能考虑废水、 废气等非期望产 出的影响; 叶祥松、 彭良燕
[6 ]
利用我国 28 个省、 自治区、 直
1
文献综述
环境规制属于政府社会性规制的重要范畴, 指由于化
辖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环境保护力度与环境规制下全要 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但他们未将企业进入、 所有制结构 也未考虑环境保护力度指标的滞后 等因素纳入控制变量,
s - * = 0, s b* = 0 , s g* = 0 , 相应的决策单元是有效的。 根据 Chung 等[11] 的方法, 得到 t 期与 t + 1 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 率指数 ML 为: ML
t +1 t
[ 1 + D0 t ( x t , yg yb t , t ; g t) ] = × g b D ( x , 1 +→ y , y [ t t +1 t +1 t + 1 ; g t + 1) ] [ 1 + D→ yg yb t + 1 ( xt , t , t ; g t) ] g b → [ 1 + Dt + 1 ( xt + 1 , yt + 1 , y t + 1 ; g t + 1) ]008 年我国 19 个污
s - ≥0 , s g ≥0 , s b ≥0 , λ≥0 s-、 s b 与 s g 分别表示投入过度使用、 其中, 污染过度排
* - sb 、 放以及期望产出生产不足的量。目标函数 ρ 关于 s 、 * * s g 是严格递减的, 并且满足 0 ≤ ρ ≤ 1 。 当 ρ = 1 时, 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