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防火主题教育经典PPT (18)

森林防火主题教育经典PPT (18)


森林火灾的预防
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 靴和扑火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 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森林火灾的预防
扑火安全守则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 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一旦陷入危险地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森林火灾的扑救
火场自救
(1)点火解围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 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鼻防 上一氧化碳中毒。 (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 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 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地下火
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火在林地的 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 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 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 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 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破坏性大,能 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 根等,不易扑灭。火烧后林地往往出 现成片倒木。约占森林火灾的 1%。 火烧迹地呈环形。多发生在特别干旱 的针叶林地内
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 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可能走火; 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 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 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
(一)森林防火的含义
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森林火灾的扑救
火场自救
(3)卧倒避烟(火) 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 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 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 窒息,要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 可避免烟害。 (4)快速转移 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 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
森林火灾的扑救
火场自救
扑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 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 生伤亡事故。 在较开阔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 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 延,阻挡火锋解围。请注意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 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
地面灭火歌
火强我弱间接打,火弱我强直接打; 突破火边分开打,队伍扣头合力打;
上山火撵着打,下山火堵着打; 险地火不能打,安全地带坚决打; 集中优势彻底打,火变我变灵活打
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 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防火“十不准”
(一)不准携带火种进山、进林区; (二)不准焚烧地边、地堰; (三)不准上坟烧纸、烧香、燃放鞭炮; (四)不准在树下堆积、焚烧秸杆、树叶; (五)不准在野外吸烟、野炊、烤火; (六)不准在林区内从事野营、登山、祭祀、庙会等活动时用火; (七)不准擅自在林区进行射击、爆破等易燃作业; (八)不准擅自进入林区进行挖掘、运输等生产作业; (九)不准智障、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私自进入林区活动; (十)不准进入林区放牧、砍柴
1、地表火; 2、树冠火; 3、地下火。
地表火
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 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 幼树、黄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 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林木 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 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 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 片森林枯死。一般温度在400℃左右, 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
(二)森林防火的意义
1. 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2、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4、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 火灾的发生呢?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我们要又该怎么 扑救呢?
森林火灾的预防
一、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防火“六不烧”
1、未经批准不烧; 2、未有开设15米宽以上的防火线不烧; 3、未有组织好足够的人力看守火场不烧; 4、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 5、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在场不烧; 6、3级以上天气不烧。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防火期内严守有关规定
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 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树冠火
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 的作用下引起。破坏性大,能烧毁 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 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 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 约占森林火灾的5%。
有两种类型: 急进树冠火又称狂 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 顺风每小时可达8~25公里; 稳进树冠火又称遍燃火,蔓延速度 慢,顺风每小时为5~8公里;
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 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二、森林防火期内严守有关规定:
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 野外用火许可证》。
三、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炊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 :燃烧干草,燃放爆竹礼花等;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国的森林火灾中,由于 炊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一)森林火灾定义
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 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 较为困难的灾害。
烧毁林木
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危害野生动物
引起水土流失
引起空气污染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森林火灾的分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中央地点,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
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
在山地条件下,冲火(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 不易扑救;
坐火(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森林火灾的原因
一、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一)森林火灾的分类
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
森林火灾的预防
扑救森林火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 的两翼接近火场。 (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 火场。 (3)不从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部位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4)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 (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延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 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
预防森林火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 2、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3、加快防火工程建设。 4、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5、加强指挥调度。 6、强化监督检查。 7、森林火灾善后处理。
森林火灾的预防 防灾应急要点
1、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 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
2、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向安 全地带转移。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 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 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