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观察手电筒
1教师出示一个手电筒,问:手电筒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②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组装,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③ 学生参照自己组装的电路,把灯泡与电池、导线连接的情况画下来。
④ 讲解:什么是电路图?认识电路符号。
⑤ 学生用电路符号画出上面的电路连接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1. 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8 分钟)
1. 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
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
2.水再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
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追问水到哪里去了?
(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食盐、糖、搅拌棒、量筒、烧杯、自来水、抹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和盐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
师问:糖水和盐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你们看见水中的糖和盐了吗?今天我们研究盐和糖的溶解。
3)讨论:水分蒸发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水分蒸发的快慢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水的温度。
4)通过今天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科学小知识:生活中食盐的来历
1.师导: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食盐来源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四种,大部分都是通过水分蒸发结晶等多道程序析出来的。
二次备课
课题
6.把盐析出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3.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完成分离盐和水的实验,观察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1 .分组材料:酒精灯1盏、铁架台1个、蒸发皿1个、石棉网1个、食盐少许、试管夹1个、火柴1盒、滴管1支、搅拌棒1根、烧杯3个、放大镜1个、药匙1个
预设 3 . 营养不良的危害 .
1 、 食物中的营养对我们这么重要,如果人体缺少了某一种营养成分会怎么样呢?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说说)
教师:严重缺乏某种营养会使我们产生很多疾病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缺维生素 A 症状:口腔溃疡,经常感冒和感染、皮肤干燥且成鳞状。
缺维生素 B2 症状:头发干枯或出油、湿疹或皮炎、指甲断裂以及唇部干裂。
、刚才我们看到了人体缺乏营养的症状,既然缺少营养会有那么大的危害,那我们怎么办?(学生:补充营养)缺什么补什么,越多越好吗?(不行,为什么?)营养过剩同样会危害健康。比如(学生发表观点后出示图片和资料)
蛋白质过量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过多的蛋白质不能及时地被肠中酶的作用分解、吸收,结果被存在于肠中的细菌分解,产生出臭味和一定毒性的胺类、硫化物及二氧化碳等。它们被吸收到人体中,对人体也是不利的。
(5)师: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确定溶解多少盐中的“多少”呢?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6)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为以平匙来计算。
(7)那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要不要改一下,如何改?
(8)研究问题改成:50亳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平匙的盐?
2、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
(1)师问:把一小匙食盐放入50毫升的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地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
3、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在混合与分离的实验中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教学教学难点: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屑、食盐、磁铁、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2 分钟)
1. 投影图片出示:食盐和铁屑混合、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分离?
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同的作用,维生素 a 可以维持正常视力;维生素 b2 可以保护皮肤健康;维生素 c 可以增强抵抗力,对毛细血管有粘合功能;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钙、铁、锌、硒、等都是无机盐。我们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很多铁;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别忘了,水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2 .课件: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讲述《小红军巧带盐》的故事,谁来说一说,小红军是用什么办法把盐带上山的?
生:小红军把盐溶解到水里,再把盐水渗到棉衣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师:那么小红军用这种办法把盐带到山上,怎样才能把盐从棉衣里取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我们这节来学习水落“盐”出。
4. 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
四、课后拓展:
1.准备:水和油、沙和绿豆水、网筛
2.水和油、沙和绿豆水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7 .把它们分离
铁屑 可以被磁铁吸引
食盐 能溶解在水中过滤 蒸发
沙不能溶解在水中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三单元家庭用电
单元总(4)课时
二、猜想与假设
小红军用棉衣带回了盐水,可红军怎样才能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
猜一猜:(学生自由发言)烧煮、太阳晒……
说一说这些方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三、探究实验:
1、师:(出示已溶解的盐水)水是会蒸发的,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完了,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2、师:同学们的猜想很不错,但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下面我们就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等水分等蒸发到水分还未完全干之前就熄灭酒精灯,以免盐粒烧焦或往外溅,引起烫伤。
3)、观察析出的盐时要等蒸发皿冷却后进行。
四、实验操作过程:
1)各组开始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2)汇报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和实验结果以及孩子存在的疑问。
师导:同学们都差不多完成了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盐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蒸发皿上留下了白色的盐)同学们可以用药匙把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取到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和盐比较一下是否相同。
缺蛋白质症状:体重减轻,对传染病抵抗力差,病后恢复迟缓,头发枯黄;小儿发育迟缓,特别瘦小。
缺脂肪症状: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皮炎,婴儿缺乏脂肪会出现湿疹或皮炎等。
缺糖类症状:容易疲劳,体重减轻,生育发展迟缓等。
缺食物纤维症状:容易出现便秘及结肠癌。
缺水分症状:皮肤粗糙,口干舌燥,皮肤起皱等。
预设 4. 营养过剩的危害
4.教师演示将食盐和沙混合物倒入装有水的烧杯,并搅拌溶解食盐。
5.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开?
6. 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
7. 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分离沙和盐水?
8. 怎样将食盐和水分离?(把水蒸发了)
9. 展示蒸发装置,并学习操作规程。
10. 学生进行蒸发实验,分离食盐和水。
六、实验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可以在大人的监护下尝试其他溶液的分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面各组整一下实验材料。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并整理
板书设计
板书:把盐析出来
1、实验准备
2、实验注意事项
3、实验步骤
4、结论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
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
总(4)课时
二次备课
课题
5.盐和糖的溶解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活动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感受营养对人体的作用
预设 2 . 食 物中的营养成分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1 、教师再出示课件 : 请你再听听这四个可爱的卡通形象给我们介绍吧
我们的头发、皮肤、血液等部分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有了它我们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为我们提供能量,保证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有足够的体力进行活动。脂肪还能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
(2)提醒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3)取出器材,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分享小组的实验结果。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5.盐和糖的溶解
(1)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2)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白糖?
(3)影响方糖溶解的因素:颗粒大小、温度、搅拌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
总(3)课时
二次备课
课题
8.说说我们的学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使手电筒亮起来;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认识基本电路,会画简易电路图;能够用语言、符号、图示等来描述组装的电路。
2.认识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认识一些常用的电路符号;能够画出简单的闭合电路图。
3.愿意去研究手电筒亮起来的秘密;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价值。
(2)学生讨论,回答。(不能无限溶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