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试卷Ⅰ(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A.CO2B.KOHC.HNO3D.Na2SO42.仪器名称为“冷凝管”的是( A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B )A.蔗糖B.硝酸钠C.氨气D.镁条4.氢氧化铁胶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D )A.呈红褐色B.有丁达尔效应C.可用于净水D.放置一段时间产生沉淀5.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以下有关氢能开发的方式中最理想的是( C )A.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热,使水高温分解产生氢气C.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D.利用铁等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硫酸可用于化肥、医药、农药的生产,金属矿石的处理C.硫酸钙可用于医疗上作检查肠胃的服药剂,即“钡餐”D.钠可用于从钛、锆等金属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HCl+NaOH NaCl+H2OB.Na2O+H2O2NaOHC.Ca(OH)2+CO2CaCO3↓+H2OD.SO2+Cl2+2H2O H2SO4+2HCl8.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C )A.HCl的电子式:H]-B.CH4的球棍模型:C.S2-的结构示意图: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NaI能使淀粉溶液变蓝B.用pH试纸可测定氯水的pHC.活性炭能使红墨水褪色D.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立即趁热加入沸石,以免暴沸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应加少量铁粉C.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水,判断有无铜离子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核素14C的中子数是6B.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C.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D.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B )A.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B.“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ClO-+Cl-+2H+Cl2↑+H2OC.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S+2HCl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H-CaCO3↓+H2O1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XY Z WTA.Y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ⅣA族B.Z、W、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C.W的氢化物和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C.煤的液化可以得到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D.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苯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后混合液不分层B.在紫外线、饱和硫酸铵溶液、CuSO4溶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变性C.醋酸、葡萄糖和淀粉三种无色溶液,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D.蛋白质中除含有碳、氢、氧外,还含有氮等元素16.已知X(g)+4Y(g)2Z(g) ΔH=-a kJ·mol-1(a>0)。
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 4 mol 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3.2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10 min,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a kJB.在10 min时,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D.达到平衡状态时,X、Y的浓度不再改变17.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多孔金属为电极,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电流从电极A流向电极BB.反应前后氢氧化钾溶液的pH降低C.通氧气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D.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均不产生燃烧现象18.室温下,下列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序号①②pH 12 12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A.①②两溶液中c(OH-)相等B.①②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①②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的pH:①<②D.等体积的①②两溶液分别与0.01 mol·L-1的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 ①>②19.已知在25 ℃、1.01×105 Pa下,1 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H2O分解为H2与O2时放出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490 kJ·mol-1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 kJ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B.单质碘为紫黑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晶体升华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N2和NH3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干冰与石英的熔沸点和硬度差异很大原因是化学键类型不同21.工业上主要利用碳热还原重晶石制得硫化钡,进而生产各种钡化合物。
如图为不同反应温度下,实验中碳热还原硫酸钡反应体系的平衡组成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约150 ℃,体系中开始出现BaS,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400 ℃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aSO4+2C BaS+2CO2↑C.CO一定无法还原重晶石D.温度高于400 ℃后,硫酸钡才能转化为BaS解析:根据图象,约在150 ℃时,体系中开始出现BaS,说明在 150 ℃开始反应,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A不正确;根据图象在400 ℃ BaSO4物质的量分数为0,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BaS物质的量分数达到最大,CO2的物质的量分数达到最大,CO物质的量分数为0,因此400 ℃时反应物是BaSO4和C,生成物是CO2和BaS,反应方程式为BaSO4+2C BaS+2CO2↑,B正确;CO常作还原剂,能还原BaSO4,C不正确;根据图象,约在150 ℃左右BaSO4转化成BaS,D不正确。
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2.24 L甲烷气体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4N AB.1 mol SO2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1 mol·L-1 CH3COOH与1 mol·L-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3COOH和 CH3COO-的总数为2N AD.7.8 g 乙炔与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O2分子数为0.75N A解析:非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 mol,A 错误;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可逆,1 mol SO2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 A,B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CH3COOH和CH3COO-的总数,C错误;乙炔与苯的最简式都是CH, 7.8 g乙炔与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1+)= 0.75 mol,D 正确。
23.已知H2A为二元弱酸。
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 0.10 mol·L-1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pH=7的溶液中:c(Na+)>2c(A2-)B.E点溶液中:c(Na+)-c(HA-)<0.10 mol·L-1C.c(Na+)=0.10 mol·L-1的溶液中:c(H+)+c(H2A)=c(OH-)+c(A2-)D.pH=2的溶液中c(H2A)+c(A2-)>c(HA-)解析:根据电荷守恒知,pH=7的溶液中:c(Na+)=2c(A2-)+c(HA-),故c(Na+)>2c(A2-),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E点溶液中存在:c(Na+)+c(H+)=2c(A2-)+c(HA-)+c(OH-),故c(Na+)=2c(A2-)+c(HA-)+c(OH-)-c(H+),根据图中知E点溶液中c(A2-)=c(HA-),c(OH-)< c(H+),所以c(Na+)-c(HA-)=c(A2-)+c(HA-)+c(OH-)-c(H+)<0.10 mol·L-1,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c(Na+)+c(H+)=2c(A2-)+c(HA-)+c(OH-),结合c(Na+)=0.10 mol·L-1和c(H2A)+c(HA-)+c(A2-)=c(Na+),则c(H+)+c(H2A)=c(OH-)+c(A2-),C正确;根据图象知,pH=2的溶液中c(H2A)+c(A2-)<c(HA-),D不正确。
2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SO2、Cl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此混合气体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再通过少量品红溶液,完全褪色;随后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过足量红热的CuO粉末,粉末变成红色;最后通入C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下列关于此混合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说明一定不含有SO2B.品红溶液褪色,可能是Cl2导致的C.氧化铜粉末变红,说明CO和H2中至少有一种D.CaCl2溶液中无沉淀,说明通过CuO后得到的气体中一定不含有CO2解析: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没有沉淀,可能是气体中不含有SO2,或是含有SO2同时含有HCl,这样反应即使生成CaSO3沉淀也会在过量的HCl 作用下溶解,A错误;因为混合气体无色,所以无Cl2,当气体中HCl足够多时,部分HCl将Ca(OH)2反应后,剩余的HCl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SO2就会从溶液中逸出,所以通过品红溶液品红褪色,是由SO2引起,B错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可能存在的SO2,剩余的气体可以使加热的CuO还原成Cu,则剩余的气体可能是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C正确;再通入CaCl2溶液时,前一步反应可能生成的CO2、H2O都不可能反应生成沉淀,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