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_开题报告

杭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_开题报告


分院
人文与艺术
班级
10 文学 1 班
论文(设计)题目
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指导老师
郭振伟
职称
讲师

指导老师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外的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
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国家政策的导向: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
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方言在的许多文化
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在国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鲍士杰在《方 言略说》中对方言的声韵调作了详细的探讨;徐静茜在《方言的社会变体及双 语现象》中对方言(地方方言)部的两个支派、分化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朱海滨在《方言分布的历史人文背景——兼论语言底层与南方方言区的形成》 一文中,主要针对普通话与方言的存在形式做了一个对比研究,并且表明方言 就是语言存在的唯一形式,方言的分布与地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 以说,一地总有一地相应的方言,方言就是该地独特地域文化的显性体现;徐越 在《方言语音的部差异》中指出方言语音的部差异,并把这些差异归纳为单项 型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多项交叉型的年龄-地域差异、年龄-性别差异。指 出老派方言中残存的某些与宋代汴洛雅音有关的特点正在流失,新派方言官话 化和土白化的演变趋势都很明显;同时,徐越还在《方言儿缀的修辞功能》中 指出了方言的儿缀词因数量多、能产性强、读音与众吴语不同而成为方言的一 个重要特点。“儿”的本义是“小孩儿”,转为词缀后,其基本意义或初始意义 是指小,在指小过程中自然衍生出表示喜爱、戏谑、轻蔑等功能,有时其本身 “指小表爱”的功能已经不重要了,但能使表达更加轻松。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对方言的产生、形态、特点以及运用做了系统的 分析,与此同时,将方言与普通话做了一些巧妙的对比研究。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蔡勇飞.方言儿尾的作用[J].师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年 03 期 [2] 吕洁丽,顾秋丽.方言语法中的官话成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 年
财经学院学院学年论文 开题报告
表格不对,现在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研究
学生
俞浩文
指导教师
郭振伟
分 院 人文与艺术分院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10 文学 1 班
学 号 1020900141
2013 年 12 月 17 日
财经学院学院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
俞浩文
学号
1020900141
普通话普及与方言保护的关系就像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两者不 能舍其一。虽然方言的萎缩是推广普通话的客观结果,但是我们可以为方言留 下一方生存的空间。普通话可以作为工作语言,公众语言;而方言可以用于家 庭生活和民间艺术。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有些人能掌握多种语言, 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在语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是区分二者的基本方法。 劲松在《话的语气和语调》中从同异两个方面谈了汉语的字调和语调:“在汉 语中,字调和语调具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使用音高及其变化的手段起辨别意
义的作用。在话中,它们又属于不同的系统,在形式上它们各有不同的调阈; 在结构上字调与每个音节和语素联系在一起,而语调只出现在特定位置的音节 上;在意义上,字调表示词汇意义,而语调则表示语法和情感意义。”(劲松 1992:113-114)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 言,它是在北方话和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 它有比较明确的规标准,语言规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 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 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 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 普通话。因此我赞同“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的说法,也可以认 为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 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
要。随着党和政府对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
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
问题:一是研究二者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二者语音特点及部差异;二是
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对方言与普通话词语运用的异同; 三是研究方言与普通话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方言语法研究架构。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文化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 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 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文化典籍;三是研究在大 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方言特色。
普通话其实是中国北部方言,因为北部大部分地区发音等等基本差不多, 所以国家讲其定为普通话,南部方言没有多大规矩,可以分为若干个语系,比 如这里统称为吴越,包括近全部地区,南部地区。江北部地区为淮扬语系,就 是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而吴越虽然只集中在江浙一代,但是发音却千差万别, 南部的音实在听不懂。北面,好懂多了,但是但外人看来,听懂已属不易。
05 期 [3] 王群力.方言基石上的苔藓—关于方言的普世性[J].通讯,2006 年 09 期 [4] 周思源.方言何需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4 年 [5] 王启龙;方言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 01 期 [6] 徐越.从宋室南迁看方言的文白异读[J].师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