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金的家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巴金的家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巴金的家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家》是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

下面是学习啦给大家的巴金的家读书笔记,供大家阅读!在《家》出版的那个年代,它的任务就是向整个旧社会扬起反抗的剑。

而今天,按巴金爷爷的话:“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任务,让读者忘记它们,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现在重新拜读这部作品,为的是了解封建社会的一些情况,毕竟它就是一部描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有时候死并不可怕,也许思想没死身体已死更可怕。

两个弟弟认为大哥觉新这种人是没有一点希望了,是无可挽救的了,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使他挣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只不过是增加他的痛苦罢了。

这正像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腐烂一样。

觉新是这个家里的长子,在这个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

就是这个缘故,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被决定了。

尽管他想去德国留学,尽管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那又如何?他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可悲地使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

他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

当他牺牲掉许多美丽的幻想的时候,当他按祖父意愿去公司当职员的时候,当他第一次领到三十元薪水的时候,他心里充满着欢喜和悲哀。

一方面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挣来的钱,另一方面而却因为这是他卖掉自己前程所得到的代价! 梅表姐,那个能够了解、安慰觉新的钱家表妹。

她的一生何其不幸啊!一段大好姻缘,仅仅因为两家母亲麻雀桌上一点口角而告吹。

另嫁他人后受尽委屈,丈夫早逝,回娘家终日以泪洗面,最终郁郁而终。

整本书,梅彻头彻尾就是一个不幸的生存的悲哀,诉说着一段凄哀的故事。

其实整个封建社会,这种悲情女子又何止梅呢? 面临着大哥与梅表姐相同命运的觉民和琴,他们都是中国的新青年。

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轻微的退让,就被逼着步步退让,等退到悬崖的边缘,回头一看,后路就变成了茫茫的一片白色。

这时候即使顿悟了自己的错误,也只得纵身跳进无底的深渊。

于是他们反抗,为他们将来的自由与这个封建家庭拉开战幕。

他们向这个大家庭发出了怒吼,要让它知道他们是“人”,他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猪羊,更不是它手中的傀儡!这两个人被爱情和信赖支持着,在那里面找到了希望和安慰,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个家庭所发出的各种威胁与手段,一切的阻碍都不能分离他们。

在这两代人中间妥协是不可能的。

他们坚定这种信念,如果现在有牺牲的必要,那么就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琴决不做第二个梅表姐。

反抗最终以祖父同意取消与冯家的订亲为结局。

新一代青年的力量决不是那个腐败的、脆弱的,甚至包含着各种罪恶的旧家庭所能抵抗的。

胜利是确定的,无论什么力量都不能够把胜利夺走。

梅和觉新的时代快要完全消灭了,而让位给另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琴和觉民的时代。

相对于都是牺牲品的梅和觉新与同是胜利者的琴和觉民,那么有着新思想的觉慧和处于旧社会的鸣凤又如何呢? 鸣凤那张美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样的表情:顺受的,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

像大海一样,它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它连一点吼声也没有。

“命啊,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

”她常拿这样的话安慰自己,甚至在被打骂的时候。

最后她要被送到冯太老爷家做小妾时,也只能向觉慧求救。

当得不到援助时,她不得不在后花园的湖里断送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就忘了她,好像她不曾存在过一样。

梅表姐郁郁而终,大嫂因“血光之灾”之说而难产而死,心爱的少女被逼投湖自杀,家中长辈勾心斗角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逼得满脑革命思想的觉慧觉得在这个家里一刻也不能忍耐。

在兄弟与朋友的协助下,他远远地逃离了这个公馆,在重庆向这个公馆、向整个封建制度投下一枚枚的炸弹。

时间冲走浮华与喧噪,沉淀下来的才是时代的精华。

我从时间长河的沉沙中捞起这本《家》细细尝味。

也许在当今充斥着名利,竞争激烈的社会,《家》的意义与帮助不大,但我也只能在这里才找到那个年代纯纯的革命情怀。

在没有读过巴金的作品之前,我无法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想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自从我读了他的作品《家》之后,对巴金我有了全新的认识。

《家》描写高氏官僚地主大家族在“五四”后的日趋没落。

通过一个家族的分崩离析,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崩溃的现实和趋向。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家》是现代版本的《红楼梦》,因为两都都是记录封建阶级没落史的杰作。

《家》描写了高家三代人,即高老太爷一辈、克字辈和觉字辈。

这三代人和鸣凤等一批下人大多性格鲜明,面目清晰。

这三代人的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醉生梦死,坐吃山空,腐烂透顶的,他们为了继续腐化享乐的生活就拼命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这些封建阶级的孝子贤孙象蛀虫一样蛀空了这个阶级的机体,再也不能有什么别的作为了。

第二类人接受些资本主义的影响,头脑略为清醒,看到了家庭的危机。

但他们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只希望有些改良,使家适应新的环境,苟延残喘下去。

第三类是受“五四”运动影响的觉慧觉民一类人,他们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要求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有较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觉慧敢于与女仆鸣凤恋爱,最后离家出走,觉民也违背家庭意旨,实行抗婚。

此外,《家》中还写了众多受污辱受损害者,主要是些女性。

家族内部的有瑞玉、梅表姐等,女仆中有鸣凤,婉儿等,她们被封建阶级吞噬了。

一桩桩血淋淋的吃人惨剧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野蛮凶残,是《家》最有批判力量也最动人的部分。

一些优秀分子抛弃了黑暗的家,走掉了。

于是剩下克明、觉新当然无力回天。

倒了一个高家也就是倒了封建统治的一根支柱。

《家》把高家的没落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前来表现,大大加强了它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现,高家的败落不仅因为道德的沦丧,而更重要的是时代之使然。

《家》写了觉非战争性的出走,而至于他走到哪里,那不一定是一部小说所要回答的。

不过巴金的一系列青年题材的小说,大概已经回答了觉慧走上社会以后的情况。

巴金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他从小就爱和下人在一起,这让他有可能从受欺压者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家。

一旦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便可能比较坚决地背叛家庭,开始追求新的光明之路。

巴金的作品多是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控诉、讨伐,于是便有了这篇引发我诸多感想的《家》。

《家》这篇文章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巨著,我想我真是爱上它.九章笔记觉慧与同学们在督军署的请命终于没有瞒住高家的统治者——高老太爷,觉慧不出意外的被爷爷叫过去骂了一顿,觉慧当然不会服从,他勇于跟爷爷反抗,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觉慧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是高公馆内部汹涌激流的原动力,这一章里也突出了觉慧的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

而觉新却是恰恰相反,他顺受着爷爷对他们几兄弟的批评,甚至把一切的错误都放在自己身上,觉慧说他是个“无抵抗主义者”,他也确实是这样的。

第十章笔记这一章里,觉慧被爷爷困在自己家里禁止出门,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是个牢笼,越来越想要逃出这个牢笼。

同时,在这一章里,觉慧跟鸣凤的感情进一步的升华。

在婚姻问题上,觉慧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

觉慧敢于反抗高老太爷的旨意,摒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制度,向鸣凤表示了纯洁的爱情,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和五四时期的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面貌。

觉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是从资产阶级思潮中来汲取力量的,个人反抗、人权平等、人道主义是他的基本思想。

第十一章笔记在这一章里,巴金先生通过觉慧写日记来反映觉慧自从被关在家里以后的心理活动,每天被关在家里,墨守成规地做事,他觉得很愤懑,又很寂寞,祖父给他的《刘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他看了题目就头痛,看也不看就抛到了桌上,但是,看到《新青年》、《新潮》一类的杂志就觉得心里非常痛快。

在于鸣凤的爱情中,他知道了鸣凤也是爱着她的,他觉得很开心,很感动。

这一章通过觉慧的描述,我开始认识了觉新的妻子——瑞珏,她是一个善良、聪明、美好、有才华的女子,知书达礼,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却是爱着觉新的,然而她不知道觉新爱的是梅,所以注定是悲剧的。

第十二章笔记旧历新年快来了,这一天高家的三兄弟很难得的聚到了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和觉民在读新出的小说《前夜》,在《前夜》中,觉慧找到了关于爱情的一些东西,书中的爱情是热切的、伟大的感觉,这与他心中渴望的十分吻合,当他读到“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感觉一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非常激动,于是他反复地念着这几句,终于他的大哥觉新受不了了,他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悲剧人生,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无法改变的了,所以,他希望弟弟们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

在这里,觉新的懦弱不抵抗与觉慧的激烈反抗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第十三章笔记高家的年夜饭终于来了,高家的老老少少齐聚一堂,俨然一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摸样,高老太爷看着自己子孙满堂,十分满足,自觉自己的家庭还会依旧繁荣下去,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幻想里,他是这个家庭的统治者,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

高家表面上其乐融融,但实际上早就腐朽到骨子里了。

年轻一辈的桌上更显欢乐,大家行着酒令,高兴地吃着酒,晚饭过后,觉慧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小孩,穿着又脏又破的布衣,觉慧觉得好像有人泼了一瓢冷水在他的脸上,他施舍给那小孩两个半元的银币,却被大哥一语道破“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么做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小孩的一生,从中也看出叛逆者们的弱点。

第十四章笔记这一章里,觉新向他的弟弟们袒露出了心中的悲哀,他见到了梅表姐,深藏在心底的感情被一点一点的剥开,他觉得自己活的很痛苦、很累。

然而没过多久他却能高兴地加入弟弟妹妹们的玩耍,和大家一起高兴地笑着,觉慧发现认识如此的健忘,他对于自己的大哥又有了新的了解,正因为健忘,所以才能在痛苦中活下去。

觉新是懦弱的,他的爱情、婚姻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再高家的人际关系中,觉新只是被动的生存,很多事情必须由他出面,很多时候,无论他做得好还是错都会得罪别人,于是他奉行作揖哲学,任由家长摆布。

第十五章笔记这一章里觉新的初恋梅表姐终于出场了,她有美好的性格,也有才华,但是她正逢青春却没有青春,她被母亲嫁给别人,不久青年孀居,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虐-杀。

梅表姐是悲剧的,觉新是悲剧的,瑞珏也是悲剧的,梅和瑞珏的人物形象上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她们都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