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八)1、保护规划要牢记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人,对应遵循的原则,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首先考虑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再考虑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相关特点,因地确定保护内容和工作重点C.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对已不存在的历史文化古迹不提倡重新建造2、文艺复兴和斯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A.教堂占据城市中心B.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壮丽的宫殿花园D.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E.广场和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核心3、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
A.国道、省道、县道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D.国道、省道、市道4、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规定性指标一般为( )。
A.用地性质B.建筑红线后退距离C.停车泊位及环卫设施的配置D.主体建筑控制线E.人口容量5、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与()之间不断地趋于平衡。
A.物质性设施、空间组织B.城市空间环境建设C.城市经济、社会发展D.城市各项建设6、不同烈度设防区域对疏散场地的要求不同,下列有关人均避震疏散面积描述有误的一项为( )。
A.当城市设防烈度为6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0m2B.当城市设防烈度为7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5m2C.当城市设防烈度为8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1m2D.当城市设防烈度为9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5m27、下列关于城市防灾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C.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D.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8、一般情况下,处于河道上游、中游的城市多采用()的防洪措施。
A.以排为主B.以防为主C.排防兼顾D.修筑堤防9、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间的关系为( )。
A.车速随交通量增加而增加B.车速随密度增加而降低C.交通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D.车速随交通量增加而减少10、1993年民政部提出,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之一为( )。
A.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且不低于15亿元(1990年不变价)B.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用率不低于60%C.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D.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参考答案1、A2、BC3、A4、ABC5、A6、C7、B8、B9、C10、D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C2.D3.A4.B5.D6.B7.B9.B10.C1.影响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A.太阳辐射B.风向8.ACEC.日照间距比D.温度E.热岛F.降水【答案】ABDF【解析】提示:与规划建设有关的气象因素还有湿度等。
【考点】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①调查内容(1)区域环境调查: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②主要方法(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考点10:风向;风是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风速表示。
1、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 )。
A.上风向B.下风向C.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D.边缘2、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指( )。
A.宏观区位B.微观区位C.中观区位D.区位理论3、关于佩鲁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平衡但不同时进行的B.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C.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但能同时进行的D.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平衡又能同时进行的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 )。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B.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最新活力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大动力D.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E.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5、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 )组成。
A.燃气气源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B.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C.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D.燃气气源勘察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6、政策性防灾要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立法机关相继制订与完善了一些法规,但不包括( )。
A.《城市规划法》B.《历史文物保护法》C.《防洪法》D.《城市规划编制办法》E.《消防法》7、常用的空间模型表达方式有两类,即( )。
A.效果模型和实体模型B.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C.效果模型和概念模型D.虚拟模型和概念模型8、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
A.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B.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C.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相对集中,改善生活质量,并带动最终消费D.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E.有利于城镇的规模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9、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 )。
A.给水、污水、雨水、煤气B.给水、雨水、灰渣管道C.污水、雨水、煤气D.给水、煤气、灰渣管道10、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主动行为表现在( )。
A.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制定其他相关计划B.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制定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C.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进行国有开发D.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投资于城市规划的建设项目E.以上说法均正确参考答案:1、B2、C3、B4、ACD5、C6、BDE7、B8、ABCD9、D10、AB题目1:城市的规模包括( )。
A.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B.人口规模和资源规模C.经济发展规模和资源规模D.经济发展规模和用地规模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城市发展规模方面的。
题目2:下列哪个不属于城镇体系特点( )。
A.依赖性B.关联性C.开放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镇体系特点。
题目3:下列哪些不属于城市与乡村社会的不同点为( )。
A.城市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B.城市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C.城市的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D.城市社会群体和聚集方式等方面呈多样性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市与乡村社会的不同点。
题目4: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什么( )。
A.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B.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第一、第三产业C.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D.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第一、第二产业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的对应关系。
题目5:城市化含义不包括以下哪种学科内容( )。
A.人口学的B.地理学C.生态学D.经济学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市化含义包括的学科内容。
题目6: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是( )。
A.正比B.反比C.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NP越高D.城市化水平与GNP无关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
D.根本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题目7:下列哪一个不是城市与经济区域的主要联系( )。
A.物流B.资金流C.人流D.信息流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城市与经济区域的主要联系。
题目8: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 )。
A.推动力B.原始动力C.后续动力D.根本动力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题目9:( )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A.城镇体系B.城市体系C.区域体系D.社会体系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就是重要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