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4)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LC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A.振荡电流i在增大B.电容器正在放电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3. 下列关于光的认识,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了光是横波B、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工作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4.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C .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5.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做A.解调B.调频C.调幅D.调谐6.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点光源P、Q,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P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光的频率大于Q光B.P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大于Q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C.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条纹间的距离小于Q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B.各种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C.医院里用γ射线给病人透视D.假设有一列火车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行,车厢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
那么,静止在站台上的人观察车厢中的这个人,他观测的结果是这个人瘦但不高8. 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
现使摆球作小角度摆动,图示为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摆至左边最高点N的闪光照片(悬点和小钉未摄入),P为最低点,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
则小钉距悬点的距离为A.L4B.L2C.3L4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胃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x/cmt/s42O31白光abcLCi+ +- -C .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换频道的11. 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 B .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远离劈尖移动 C .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 .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条纹变疏12. 虹是由阳光射人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
现有白光束L 由图示方向射人雨滴,a 、b 是经反射和折射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b 在水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B .光线b 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C .若分别让a 、b 两色光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则b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大D .光线b 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13.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图中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A .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B .这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C .质点A 在任意的1s 内所通过的路程都是0.4mD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25Hz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19分,每空1分)14. 蜘蛛虽有8只眼睛,但视力很差,完全靠感觉来捕食和生活,它的腿能敏捷地感觉到丝网的振动。
当15. ___ 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16. LC 间为=__ ______长为=___ _____17.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 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 0 = 945.8mm ;用游标卡尺测得 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 = mm ; 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 = 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 示,则秒表的示数t = s ;若用给定物理量符号表 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则g = 。
2 3 4 单位:cm 10 20 30 8 x /my /cm -8 P 甲5 15 25 Q A. . .0.4 0.8 1.2 8t /s y /cm -8B 乙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填字母代号)A .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B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 .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18. (1)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I. 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 、 和 。
Ⅱ. 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 . 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B . 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C .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 .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Ⅲ. 一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02cm ,测得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50cm 。
第1级亮纹中心到第5级亮纹中心距离为0.45cm ,则待测单色光的波长是 nm 。
19.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 、cd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 、cd 为界面画光路图。
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20.(9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弹性小球A 和B 分别挂在L 1=1m ,L 2=0.25m 的细线上,两球重心等高且互相接触,现将A 球拉离平衡位置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5°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当A 与B 相碰时发生速度交换,即碰后A 球速度为零,B 球速度等于A 球碰前的速度;当B 与A 相碰时遵循相同的规律,且碰撞时间极短忽略不计。
求从释放小球A 开始到两球发生第3次碰撞的时间t 。
(已知π2≈g )A B① a b c db a dc ③ a bd c ② ① ② ③ ④ 遮光筒⑤21.(10分)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图象。
此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且当t =0.55s时质点P 恰好第3次到达y 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
问: (1)该简谐横波的波速v 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从t =0至t =1.2s ,质点Q 运动的路程L 是多少?(3)当t =1.2s 时,质点Q 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s 的大小是多少?22.(9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 ,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 ′点,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 cm ,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3。
求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2.物理(选修3-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 D2. C3. B4. A5. A6. B7. D8. C9.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0. AD 11. CD 12. A CD 13. ABD 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19分,每空1分)14. 200 15. 紫外线;红外线;偏振;衍射 16. πLC ,2πc 真LC 17. 20.20;78.4;4π2n 2(L 0 + d2)t 2;BD 18. I.滤光片,单缝,双缝。
Ⅱ.B Ⅲ.45019. 偏小;不变;偏小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9分)【解析】两质量相等的弹性小球做弹性正碰时,两球速度交换。
由单摆周期公式有 T A =2πL 1g=2s (2分) T B =2πL 2g=1s (2分) 从释放小球A 到第1次相碰经历时间 t 1= T A4=0.5s (1分) 从小球B 摆起到第2次相碰经历时间 t 2= T B2=0.5s (1分) 从小球A 摆起到第3次相碰经历时间 t 3=T A2=1s (1分) 所以从释放小球A 到A 、B 第3次碰撞,共需时间 t =t 1+t 2+t 3=2s (2分) 21.(10分)【解析】(1)此波沿x 轴负向传播 (2分)在t 1=0到t 2=0.55s 这段时间里,质点P 恰好第3次到达y 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则有 (2+34)T =0.55s (1分)解得 T =0.2s (1分)由图象可得简谐波的波长为 λ=0.4m则波速 v = λT=2m/s (2分)(2)在t 1=0至t 3=1.2s 这段时间,质点Q 恰经过了6个周期,即质点Q 回到始点,由于振幅A =5cm所以质点Q 运动的路程为 L =4A×6=4×5×6cm=120cm (2分)(3)质点Q 经过6个周期后恰好回到始点,则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s =2.5cm (2分)22.(9分)【解析】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由βαsin sin n = (2分)得β=30° (2分)由题意及光路图得︒-︒=∆30tan 260tan 2d d s ,代入数值解得d =1.5 cm . (2分)光在透明介质里传播的速度v =c n ,光在透明介质里的路程s=2dcos β,所以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t = s v = 2dnc .cos β = 2×10-10s (3分)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