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守边人》观后感3篇

《守边人》观后感3篇

《守边人》观后感3篇
篇三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守边人》,讲的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创作而成的电影,刘佩琦担任主演。

刚开始听见影片名字时,我本以为是“手边人”,猜想可能是一部推理悬疑剧,只是没想到是“守边人”,保护我国边境的大英雄。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1964年有一支部队驻扎在中哈边境萨尔布拉克草原无人区,他们被称作“守边员”,一系列的场景和背景很自然的就将人带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在那个新中国刚崛起的年代,饱受了战火摧残的我们,对国家、对领土,有一种莫名的、神圣的信仰,它和先前一样,只是更增添了一份坚定。

守边,多荣誉的任务,多有意义的经历,但是却面临着诸多的无奈与艰辛,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庄严工作。

生活在这里的他们,为国守边固边、奉献自己的青春,时刻坚守岗位,不容祖国领土遭到侵犯。

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魏德友,在组织取消他所在的那支部队,让军人们返回家乡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留下,自愿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满腔护国热情,这一守就是一辈子。

面对女儿上学、家人分开也不能影响他护边的坚定,他每日都要在自家门前的木制旗杆上升起庄严的国旗,唱着熟悉的旋律,这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重复再重复,丝毫没有觉得厌烦和乏味,于他来说,每日在这片土地上走一遍,心里才踏实,才有归属感。

这是一个时代的榜
样,也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爱国情怀。

他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时代楷模,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看完影片让我想到了塞罕坝的护林员,这同样也是一个艰巨又伟大的工程,将这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苦寒之地,变成如今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一代代塞罕坝人传递了一代代塞罕坝精神,为祖国修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一道风沙屏障。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捍卫祖国,为祖国而战,我无法切身感受到当时的不易,只能通过影片的只言片语,但是已经足以让人震撼,让人向往这美丽的地方。

在我心中,朝夕相处的中建人也似他们这般,用技术、用双手,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奉献一份力量,为家乡、为那些相信我们的人而战,中建人,你们都是最棒的!
篇四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影片结束后,这句话也依旧在我的耳边萦绕,这是每个守边人的信仰。

在新疆萨尔布拉克无人区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鸡声报晓,晨光熹微,一位白发苍苍、步伐坚定的老人,五十年如一日地带上他的干粮和收音机开始了一天的巡逻。

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记得他的脚步声,每一块石头上都印上了他的身影。

52年来,他用一双比测量仪还准的双脚在边境线上丈量了18万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数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管控区内没有发生一
起涉外事件。

他把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他就是魏大有,原型是“时代楷模”“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

不畏困难,忠于职守
魏大有的守边生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当界河暴雨洪水冲岸,魏大有不畏权利,持枪命令怠慢失职的连长发放抗洪物资,才堵住了洪流,守住了国家的边界线。

当境外军队翻土机犯边,魏大有举枪同对方五人对峙,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用生命阻止异国进犯。

作为新时代的测绘人员,更要立足本职,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攻克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测绘行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淡泊名利,不计得失
边防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地窖子,骑马巡逻,魏大有夫妇俩52年来都没有任何一句怨言。

魏大有的妻子刘小好两次因为执行任务流产,也没有动摇他们坚守边境线的信念。

当161团兵二连的解散,上级为了照顾这个团队多年的辛苦,将其改为优裕的地方编制,而魏大有不想进城“享福”,找到团部力争留守边关。

后来为了不耽误孩子读书,夫妻俩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将孩子寄养在战友家,继续守在边境线上。

反观当下,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要被名利禁锢双脚、冲昏头脑,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尚的人生。

人生有限,奉献无涯
除了魏大有一家,还有为了抗洪守边而失去双腿的指导员、被洪水冲走年轻生命的花花、守边巡逻遭遇狼群袭击而牺牲的马忠诚,他们都把最好的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边防。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奉献来衡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传承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坚信付出必有意义、奉献必有价值,为引领测绘行业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52年,他们不忘初心,兑现自己青春时对国家许下的诺言,他们无怨无悔,把“攻不破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兵团人”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铸就了边防线上一座“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只要大家像守边人那样忠于职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篇五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抹阳光挥洒,却有着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生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选择。

有人愿意苟且的活着,有人却一直在为理想而苦苦坚持着。

电影《守边人》主人公魏德友一名入党33年的老党员和老军垦们,以扎根艰苦偏远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的感人经历诠释着他们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那天下午,单位组织党员观看这部影片,初冬,虽然阳光璀璨,
但是我衣着单薄去影院的路上,还是颇感寒意,二个小时剧情大幕落下,我却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并不是靓丽的画面,更不是精彩的演技,感动我的是主人公朴素的人格品质,“老魏和他的妻子刘景好”,一对可爱至极的守边人,边疆的生活十分艰苦。

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