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溶解度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溶解度的关系

18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溶解度的关系
原始数据(曲线图表)
表 1 醇的结构与溶解度(g/100ml)的关系
序号
1 2 3 4 5 6
化合物
CH3OH CH3CH2OH CH3CH2CH2OH CH3(CH2)2CH2OH CH3(CH2)3CH2OH CH3(CH2)4CH2OH
溶解度
(在水中)
∞ ∞ ∞ 8.0 2.2 0.7
支持结论与理论解释的实例 (略)
3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表 2 羧酸结构与溶解度(g/100ml)的关系
化合物
甲酸 乙酸 丙酸 丁酸 戊酸 己酸 庚酸 辛酸 壬酸
溶解度
(在水中)
∞ ∞ ∞ ∞ 4.97 0.968 0.244 0.068 0.026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理论解释
烃基是憎水作用 增大,所以直链伯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碳链的增长迅速减小;当羟基向链中间移动时, 相对于羟基来说对称性增大,使得碳链接近球形,这样碳链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即憎水作 用减小,相对来说,羟基与水的作用力增大,即亲水作用增大,故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增 大,尤其是叔醇,相对其同分异构体来说,烷基部分更接近球形,且碳链也更短,故在水 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化合物
癸酸 十一酸 十二酸 十三酸 十四酸 十五酸 十六酸 十七酸 十八酸
溶解度
(在水中)
0.015 0.0093 0.0055 0.0033 0.0020 0.0015 0.00072 0.00042 0.00029
3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比较表 1 中化合物 1、2、3、4、5、6 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得出什么规律? 2.比较表 1 中化合物 4、7、11、12;5、9、14 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得出什么规律?
分析原始数据得到的一般结论
1.直链伯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碳链的增长迅速减小; 2.同分异构的醇,分支愈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化合物
(CH3)3COH CH3CHOHCH3 CH3C(CH3)2COH (CH3)3CCH2OH CH3CH2CHOHCH3 (CH3)2CHCH2OH (CH3CH2)2CHOH CH3(CH2)2CHOHCH3
溶解度
(在水中)
∞ ∞ ∞ ∞ 12.5 11.1 5.6 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