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淬矿渣是怎样制成的
高炉热熔矿渣用水急速冷却后可变为疏松的粒状矿渣,即水淬矿渣。
其水淬工艺主要有三种类型:
(1)渣池水淬。
用渣罐将熔渣拉到距高炉较远的地方,将熔渣直接倾入水池中,水淬后用吊车抓出水渣,放置堆场装车外运。
水淬池就是沉淀池,因此,有人称这种方式为“泡渣”。
(2)炉前水淬。
在炉前用高压水冲击热熔渣,使其水淬粒化并经渣沟水力输送到渣池沉淀,然后用吊车抓取水渣。
此法有循环和直流两种供水方式。
我国255m3以上高炉多采用此种方式。
此法与用渣池水淬相比,优点是改善了炉前运输条件,避免了炉前环境污染。
为了避免废水污染环境和减少耗水量,宜推广循环供水。
(3)搅拌槽泵送法。
该法又称为“拉萨法”,其工艺如图1所示。
其流程是熔渣经粒化器水淬后,渣和水一起流入搅拌槽中,被冲成的渣水混合物由泵打入分配槽内,再由分配槽将渣水混合物装入脱水槽中把渣与水过滤分开,渣由卸料口卸入翻斗机,运到料场堆积起来。
水穿过脱水槽的金属网,进入集水管流入集水池。
搅拌槽泵送法占地面积小,不污染环境,脱水效果好。
图1 搅拌槽泵送法水淬工艺示意图
1——高炉;2——渣沟;3——粒化器;4——搅拌池;
5——砂泵;6——水泵;7——集水池;8——脱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