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002章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
第002章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
2.1 DEM的数据模型
1.镶嵌数据模型概述
★镶嵌数据模型的类型(按照网格形状划分)
►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基于面单元的DEM
2.1 DEM的数据模型
2.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涵义:用具有规则形状和边界的小面块集合来逼近不
规则分布的地形曲面.
★构造方法:用数学手段将研究区域进行规则网格划分,
《数字高程模型》
第二章 DEM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 DEM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2.1 DEM的数据模型 2.2 DEM的数据结构
2.3 DEM的数据管理
2.1 DEM的数据模型
DEM建立包括三大 环节:1)地形数据采 样,获取地形高程数据; 2)地形建模与内插, 实现地形表面的重建; 3)数组组织与管理。
2.3.1 DEM的数据库结构 2.3.2 DEM的数据库管理
(自学)Leabharlann 谢观赏2.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缺点:不管地形变化复杂还是简单,均采用相同的结
构,导致数据冗余而给数据管理带来不便。
★对格网单元数值(代表性)的理解: 观点二:格网单元的数值是格网中心
点的高程值,其他地方的高程要通过内 插方式确定,此时的DEM呈连续分布.
▲规则格网DEM(GRID)
2.1 DEM的数据模型
构,导致数据冗余而给数据管理带来不便。
★对格网单元数值(代表性)的理解:
观点一:格网单元的数值是其中所有
点的高程值,即格网单元对应的实地单 ▼格网栅格DEM 元区域内高程是均一的高度, DEM单元 内部是同质的,变化只发生在单元边界, DEM模型呈台阶状分布(不连续)。
▲规则格网DEM(GRID)
2.1 DEM的数据模型
2.2 DEM的主要数据结构
无论是从地形图、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上还是通过地面测量,所获 取的数据仅仅是一系列离散的地形点,这些点与点之间相互独立,不 具备任何联系,因而并不能满足地形表达和地形分析的需要。
2.2 DEM的主要数据结构
为了通过这些离散的地形点来重建地形表面和进行地形应用分 析,需要在这些离散点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即用一定的结构将这 些离散点组织起来,这便是DEM的表示方法和数据结构问题。
把连续的地理空间离散为互不覆盖的网格,然后对网格单 元附加相应的属性。
★类型:正在方二形维镶空嵌间数中据,模可型以(有G多R种ID可)能、的正规六则边格形镶嵌
数据模网型划、分正方三法角,形如…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等.
应用最广泛的规则镶嵌数据模型,也是目前 DEM的主要结构之一(P28).
2.1 DEM的数据模型
实现地形表面的重建:1.要对地形曲面进行抽象、总结和提 炼,形成高度概括的地形曲面数据模型, 2.在此数据模型的 基础上,将观测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数 据模型的表述,最后借助计算机实现数据管理和地形重建.
2.1 DEM的数据模型
2.1 DEM的数据模型
1.镶嵌数据模型概述
空间对象可用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来覆盖 和逼近,或者说用在二维区域上的网络划分来覆 盖整个研究区域.
1.规则格网DEM的数据结构
简单矩阵结构 行程编码结构 块状编码结构 四叉树数据结构
2.不规则三角网DEM的数据结构 TIN的面结构 TIN的点结构 TIN的点面结构 TIN的边结构 TIN的边面结构
3.格网与不规则三角网混合的DEM数据结构
(自学)
第二章 DEM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2.1 DEM的数据模型 2.2 DEM的数据结构 2.3 DEM的数据管理
2.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二维矩阵结构),把DEM表示成高
程矩阵,而计算机对矩阵的处理比较方便;格网单元的坐 标隐含在矩阵的行列号中,从而不需要进行坐标数字化 .
▲规则格网DEM(GRID)
思考题:该DEM表 达的区域地貌类型
是怎样的?
2.1 DEM的数据模型
2.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缺点:不管地形变化复杂还是简单,均采用相同的结
3.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
★涵义:用来进行镶嵌的小面块具有不规则形状和边界.
★类型:基于三角形的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TIN)、基
于四边形的……、基于六边形的…….
应用最广泛的不规则镶嵌数据模 型,也是目前DEM的主要结构之一
(P29-30).
第二章 DEM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2.1 DEM的数据模型 2.2 DEM的数据结构 2.3 DEM的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