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新闻学考研心路历程转眼已经是六月,上午刚刚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看到图书馆里面坐着努力看书做题的已经是我的学弟学妹们了,许多学校今年的夏令营已经开始招生了,考研这个阶段于我而言已经彻底结束了,而这段经历想必会影响我很久。
在这里,一定要感谢的是high研,感谢它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在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看到论坛上的学姐帖子,为我指点了迷津,让我目标明确,步伐更加坚定的实现今天的目标。
今天,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high研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真是暖心),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也许你也可以遇到好心的学姐或学长为你指点迷津呢。
对了,论坛里除了有高质量经验贴外,还有优质的资料,绝对对你的复习有帮助!!!好了,下面言归正传;从高中开始,人大新传就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曾随高考失利而短暂熄灭,又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苏醒。
考研是我和家人抗争的结果。
一直以来,我听过太多的不理解,本科阶段不喜欢的专业使我长久处于压抑之下,“金融多好啊,新闻太辛苦了。
”“女孩子还是考个编制最安稳”……大人们已不再相信所谓“一往无前的梦想”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而认为我只是一时间的头脑发热。
但我不想,高考未能梦圆人大已是遗憾,我不想让这种遗憾贯穿我的一生。
我和身边所有的朋友说,考不上就二战,但其实我心里清楚,考研已经是家里对我做出最大的让步,如果落榜,我只能回家找工作,我看似信心满满毫无牵绊,其实踏上的是一条没有后路的独木桥,我只有一次机会。
现在想来,也许正是这种“绝境”,才使我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切断所有退路,我已别无选择。
三月份,我退出了热爱的社团。
我其实是一个贪玩又懒散的人,但为了人大,我愿意改掉我的优柔寡断、懒惰散漫和情绪泛滥,我愿意抛弃我的兴趣爱好、社交娱乐,只是做一个最老实的书呆子。
蜕变是痛苦的,但有了方向,你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把挡在面前的所有困难解决掉。
对我而言,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控能力差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我不敢考验自己能不能抵挡诱惑,而是选择物理隔断,把手机放在寝室,拒绝所有的社交和摸鱼的可能性。
这其实是一个类似强行戒除毒瘾的过程,“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三年来的散漫生活使我刚开始很难适应没有手机的日子,在图书馆也是坐立难安,但就这样一直强迫自己,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渐渐地也就习惯了这种单调的生活,考研的九个多月里,我带手机去图书馆的日子屈指可数,微信运动中记录的步数长期是个位数,也从曾经的做什么事都要结伴的胆小鬼变成一个面对所有困难的人。
十月中旬,三轮复习开始,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全天都待在图书馆里面,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在图书馆一直学习到中午一点,这样食堂的人比较少不用排队,吃过饭再回到图书馆,站在角落里一边小声背书一边消食,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半个小时,醒了再继续学习,晚上十点半回到寝室里接着整理热点。
我闷在图书馆狠命学习,作息安排精确到每一分钟,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才能背完我的四大本笔记,刷够三遍英语真题,累了就幻想拿到人大录取通知书的情景。
我真的那样甘愿做一个最虔诚的追梦者,每天抱着一大堆书从图书馆的人潮里挤出来,我都在对自己说:请再坚持一下吧,已经到这里了啊。
我的备考过程走了一些弯路,也是跌跌撞撞才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希望你们读了我的经验之后可以少走些弯路,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录本人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院的新闻学专业,下面是这个专业的专业目录: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院共有四个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但是不管是哪个专业,它们所考科目都是一样的,公共课有(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专业课一是(610)新闻传播实务,专业课二是(824)新闻传播史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01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03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04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05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或《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3)陈力丹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 200508 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9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0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11 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3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 传媒经济学张辉锋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15 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或《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 200316 传媒变革力喻国明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17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杨钢元、钟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8、广告学教程倪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公共关系学熊源伟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饶立华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院的新闻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初试科目解析【附真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所考的专业课一是(610)新闻传播实务,专业课二是(824)新闻传播史论。
专业课是重点!!!根据以往经验,初试成绩当然是越高越好,所以,专业课是重头戏,必须认真对待。
先说说实务,我的实务是报了个班,首先把人大所有可能考的实务题类型都练习了一次,暑假开始就保持每周一练的频率,练习重点放在消息和评论上,这两块在实务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估计大家也差不多都知道):考新闻,他们的消息训练营和评论训练营大家可以多看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就是看看人民日报评论和新京报评论,提炼自己的观点。
传经、广电、广告、公关的话,书我是没怎么看…我唯一一本看完的实务书就是胡百精男神的《危机传播管理》,其他的都是挑了重点看了几章,其实张辉峰老师的书很有用,今年学硕的实务第二大题就可以用他的《转型与抉择》第三章的内容回答,虽然我后来才看到。
因为实务跟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教科书的更新跟不上处于变革中的新闻业,大家要多关注行业热点,安利大家全媒派和刺猬公社这两个公众号,他们经常推送媒体圈热点,都是干货!大家最好在十一月把每一科广告、广电、传经和公关的主要内容和当年新动态总结起来,考前复习的时候看。
总结一下,因为是跨考,实务是真的很没底,有人带着会顺畅些。
如果没人带的话,大家一定要自己安排练习,对实务来说练习就是王道!然后说史论,史论是个大头,相信我,你复习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它形影不离。
先说新闻学理论,上面提过啦,看了一遍《新闻理论十讲》,后来又看了丹爷的《新闻理论教程》,两本书内容设计差不多,但《教程》版本更新,前面还增加了一张新闻理论的发展史。
因为新闻学内容其实很少,但我要保证每天看新闻学嘛,所以又看了两遍《教程》,但真的是每次都有新体验!还有就是丹爷的书对新闻生产着墨很少,而现在技术浪潮对新闻生产和传播造成的影响,成为了重要考题,所以大家要多看写论文补充。
传播学理论的话,我就是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陈力丹老师的《传播学纲要》—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这个流程走的。
从最近的题目来看,范式与流派真的很重要,今年准社会互动、工具制作者都是海龙书上提的。
因为我就被自己的懒惰坑了,所以请大家认真研读,可能刚开始几章确实比较晦涩,但是真的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崇拜海龙!当然啦,我还是建议大家先看郭老师的书打打底,而且郭老师是按照5W的板块划分的,对我们这种小白来说框架更清晰些,就是用郭老师的框架填海龙的内容~丹爷的纲要,我觉得后边批判理论可以看看,比范式与流派的好懂。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笔记,我是买了学姐的笔记参考,然后自己整理的。
我特别喜欢记笔记,因为不喜欢背书…我觉得大家还是需要自己整理一个笔记,这样会加深印象,然后后期读论文啊或者看书有什么新体会了,往上面添加就好了~接下来新闻史,真的没办法就是背,我也特痛苦这块。
我就是在暑假把方汉奇老师的中新史和丹爷的外新史看了一遍。
从十月份开始,拿着笔记,每中午念半小时,后来挑着一些觉得会考的背了。
不管理论还是历史,大家能背就背,我属于不喜欢背书的那一类,但后来十一月开始也逼着自己背,暴躁症上来了,就打开笔记读,反正别放弃就好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时间安排;4月—7月,通读。
首先要对这个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不要求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也不着急做笔记。
(其实当时我有做一些笔记,但后面看来都太幼稚了,完全没用)这一遍越快越好,我是阅读速度比较慢的那种,常常会忍不住去抠字眼,进度大概是一周1-2本,像新闻史这种大部头大概花了半个月,总之大家自己把握进度,适合自己就好,最好能在暑假开始之前进入二轮。
8月—10月,精读。
这一次我把课本再完整地看了一遍,结合买的笔记,按专题在电脑上整理出了四十多万字的笔记,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每天背着电脑在图书馆打字打到手抽筋,花费了近三个月,但我觉得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很有帮助,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整理自己的笔记而不是直接背买来的笔记。
第二轮要求每个知识点都弄懂,遇到不懂的可以多问问学长学姐。
10月下旬—12月,背诵。
我的进度一直是属于比较慢的那种,所以直到11月才正式进入了背诵阶段,我把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打印出来,开始疯狂背诵。
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我喜欢在背完一个知识点以后就进行反复默写,所以背得非常慢非常慢,一个月时间只背完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门,默写了整整三个笔记本,后来真的没时间了只能把新闻史再看了两遍,没有进行背诵,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第三轮要学会把笔记背薄,特别是传播学和新闻史,随着了解的深入,可以再整理出一份精华版笔记重点背诵,这个过程我觉得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可以多轮反复背诵也可以和我一样地毯式背诵。
以上就是我复习专业课时的复习方法,希望你能对你们有帮助。
2018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学硕考研真题610新闻传播实务一、材料:河北石家庄出现“毒跑道”问题的段干小学恢复上课,学生和家长的反应,教育部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