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8.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第8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 (1)
13 章 化(4)
8.2管理组织变革(2)
8.3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1)
课后练习
14 第9 领导概论(4) 章
9.1领导的内涵(1) 9.2领导风格类型(1) 9.3领导理论(2)
第10 激励(4) 15 章
10.1激励原理(0.5) 10.2激励的需要理论(1) 10.3激励的过程理论(2) 10.4激励实务(0.5)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基础课程。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 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具体内容包括:管 理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目标管理、预测、决策、 组织概述、组织结构、人员配备、领导、激励、控制基础理论、控制技
术与方法、协调。 六、教学手段与方法 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通过以下教学方法,达到“基础为
3.2决策过程(0.5)
3.3决策的影响因素(1)
第3 决策与决策方法 3.4决策方法(2)
章 (2)
4.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9
第4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课堂讨论
章 (2)
4.2计划的类型(1)
4.3计划的编制(0.5)
第5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 5.1战略环境分析(2)
10 章 实施(4)
5.2战略性计划选择(1) 案例教学 5.3计划的组织实施(1) 课堂练习
第6 组织设计与组织运 6.1组织与组织设计(1)
11
课后练习
章 行(4)
6.2组织部门化(3)
6.3组织运行(2)
第6 组织设计与组织运 7.1人力资源计划(0.5)
章 行(2) 12 第7 人力资源管理
7.2员工的招聘、解聘 (0.5)
章 (2)
7.3员工培训(0.5)
7.4绩效评估(0.5)
课后练习
能及原理;管理的性质与
作用;管理与管理学)
1.2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1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 (1)
7
章 论(4)
1.3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
课后练习
2.1信息及其特征(1)
第2 信息与信息管理 2.2信息管理(1)
章 (2)
3.1决策与决策理论
8
第3 决策与决策方法 (0.5)
案例教学 课堂练习
章 (2)
18
习、模拟题训练
习
模拟题训练(2)
练习
(4)
19
考试
自然班课时 共13周,52课时
合计
教研室审核意见
(附录: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表)
2011年9月22日
附录: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填表日期: 2011年9月22日
课程
2011工商管 周学时/周
管理学 授课专业班级
名称
理、市场营销
数
4/13
任课
任课教师
李文同 任课教师单位 经济管理系
《管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定位及其性质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 课。 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 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 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逐步使学生具有做计划、市场调研和简单的组 织设计等初级管理技能。 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 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 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 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中型企业要 基本建成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更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经营方式。学习“管理学基础”课 程,对于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培 养高级管理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学基础具有抽象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因此,要 求学生高度重视,认真下功夫学习。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管理实践问 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学 习“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要求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 关系。学生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参与讨论,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学 习任务,课后认真阅读教材和专题训练,认真考试。 三、教学将遵循的原则及理念
主,重点突出,培养能力”目的。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提问法、 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课堂集中训练法,课后自我阅读和训练法, 集中复习和个别辅导法。
七、考试与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含平时教学活动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课堂出 勤情况、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情况、课堂讨论、课后阅读、训练完成的 抽查情况、课堂内的角色扮演、项目决策和管理等教学活动成绩计入平 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占总成绩的70%。(或 按照学校规定的相关比例执行。) 试卷将着重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突出一定能力的考察。基础知识 的客观题将占60%,案例分析等主观题将占40%。
教师
职称
副教授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高等教学出
辅导 教师
使用教材
版社 辅助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 学出版社
周次 章
题目
讲授内容(节)
备注
1.1管理与管理学(4)
(学习管理的重要性;课
程特点及学习要求;管理
第1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
案例教学
6
活动;管理主、客体;管
章 论(4)
课堂练习
理者角色与技能;管理职
为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将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如进行案例分 析、课堂专题讨论、模拟考试练习等。 2.深入浅出和从身边事学管理的原则。由于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新 生,他们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还不习惯,因此要通过本课程的深入浅出 的教学,并通过身边的事件和案例,融会贯通管理知识和原理,从培养 其学习管理学的兴趣开始。 3.以人为本,分类施教,分层要求的原则。根据学生要求,既照顾 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需要,又要照顾到 少部分学生专升本考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上,以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以《管理 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专科本考试 用)为辅助教材,补充部分内容。基础为主,煮点突出,能力为重。 课程的教学内容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理 解与掌握、重点理解与掌握等三个层次要求。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 所占份量较轻;属于理解与掌握和重点理解与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 点,一定要深入理解。 5.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职 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操行、职业思维和职业品质。 四、教学实施的层次与对象(高职高专)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1)班、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班、2011 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2011级市场营 销专业(1)班。 五、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详见附录:教学进度表)
课后练习
第11 11.2组织沟通(1) 11.3沟通管理(1) 11.4组织冲突与谈判(1)
第12 控制与控制方法 17
章 (4)
12.1控制活动(1) 12.2控制过程(1) 12.3有效控制(1) 12.4控制方法(1)
课后练习
基础知识与理论复
复
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2) 集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