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放血疗法
止鸣穴位组方: 取穴:内耳、外耳、耳鸣沟、三焦、胆、肾、颞。
耳鸣沟定位: 自屏间切迹外侧目2 至内耳。
轮6
治疗咽炎、喉炎、 扁桃体炎,眼疾。
注意事项
1.诱导:患者闭眼,减轻恐惧,前后视力对比; 2.刺法:两指捏紧,轻、稳、准、快刺入1-2mm; 3.部位:耳轮中后1/3,减轻疼痛,减小耳廓伤口, 防止误伤。 4.放血度:以患者血液颜色由暗红至鲜红(联系血 氧饱和度)
耳穴放血的机理
《灵枢·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 《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
之,宛陈则除之” 针刺放血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 功能,使气滞血瘀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恢复正常。
耳穴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
1.耳部按摩,促进充血 ①按揉内分泌环(小周天) ②按揉运动环(大周天) ③按揉耳背降压沟 2.耳穴放血,机体排毒 ①轻、稳、准、快点刺一个出
耳穴放血疗法
概览
耳穴放血疗法的概念 耳穴的分布规律 耳穴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 耳穴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 常用耳穴各区放血的作用 耳穴放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耳穴放血疗法?
是指采用针具在耳穴或耳廓静脉处施行点 刺,以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耳朵--倒置的胎儿
耳穴分布的规律
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 耳穴的分布规律 ❖ 头面部=耳垂 ❖ 头脑部=对耳屏 ❖ 耳鼻咽喉=耳屏四周 ❖ 上肢部=耳舟 ❖ 躯体=对耳轮体 ❖ 下肢=对耳轮上下脚 ❖ 内脏=耳甲 ❖ 腹腔脏器=耳甲艇 ❖ 胸腔脏器=耳甲腔 ❖ 消化道=耳轮脚周围
小血肿处理
在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过程中,发现当病人耳廓 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不足的情况下,为 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有时 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的发生。
当发现放血部位有小血肿时,应立即用消毒干 棉球按压血肿部位1分钟,以防止血肿变大。一般 血肿会在两天以后消失。
“三抗”取穴
抗过敏取穴:耳尖放血、 风溪穴、内分泌、肾上腺、 肝、相应部位。
抗感染取穴:耳尖放血、 轮1一轮6放血、肾上腺、 内分泌、神门、相应部位。
抗风湿取穴:耳尖放血、 肾上腺、内分泌、肾、 肝、脾、三焦、相应部位。
➢ 安眠取穴:神门、肾、心、皮质下、枕、神经衰弱区、 垂前、耳尖放血。
神经衰弱区定位:颈椎与枕、顶两穴之间。 肝郁气滞型:加取肝穴。 心虚胆怯型:加取胆、肝。 心脾两虚型:加取脾穴。 胃失和降型:加取胃、脾 。 ➢ 收敛汗液取穴:心、交感、皮质下、丘脑、肾上腺、 相应部位。
血点 ②摇、揉、推、拉、拽五步法
耳尖放血
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 是穴”--《针灸大成》 七大作用:退烧、消炎、镇静 止痛、降压、抗过敏、清脑明目。 耳尖穴是人体最下部在耳穴的反映 点,所以对耳尖穴不管是放血还是 电刺激,均具有引火下行、泻热降 压的功效。
耳尖放血疗法不仅应用于急证、实热证、血瘀 证,也在慢性疾病中以及本虚标实之证中应用。
轮1
①治疗四肢末端疾患,如指趾关 节炎、手指麻木刺痛、皮肤病。 ②过敏区=风溪穴:“三抗一提”, 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提高 机体免疫力。 ③枕小神经点通肢末,尤宜于颈 椎病引起的肢端麻木、针刺感、 蚁走感等。 ④肝阳穴:顾名思义,肝阳上亢。
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轮3
①治疗肩周炎、网球肘、高 尔夫球肘。
②肩三点治疗肩周炎上肢外 展、抬举功能障碍。
轮4
轮4治疗相关疾病: ①治疗口腔疾患,上下牙痛,牙周病,颞颌关节炎及功
能紊乱。 ②也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多发性肌纤维炎,后
头痛。 ③耳大神经通肩背,是治疗痛症、运动系统疾病的要穴。 ④颌三角:治疗口腔疾患的要穴。 ⑤上、下缺齿沟,智齿沟。
轮5
治疗中耳炎、耳痛、 耳堵塞感、耳鸣 或者听力下降。
谢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