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强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地基强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煤化工二期
筛储运焦系统扩建工程
新建筛焦楼地基强夯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3、《建筑地基设计规》(GB50007-2002)
4、《强夯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冀中能源峰煤焦化厂新建筛焦楼,地基面积约88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200kPa。

三、设计参数
1.夯击参数
根据有关规及以往经验,夯击参数可按“表一”进行,在夯击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经业主同意后可进行适当调整。

2.平面加固围:基础外边,每边向外扩大3米。

表一
注:主点和次点的实际意义就是隔行跳打。

3.停夯标准,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停夯:
(1)当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时。

(2)后两平均沉降量小于5cm时。

(3)当夯点周围土挤出隆起过大时。

4.加固后地基承载力200kPa。

四、施工准备、施工控制
(一)、施工前场地准备工作
(1)强夯前应查明场地围地下构件、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位置和标高等参数,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处理,以免强夯施工时造成损害。

(2)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产生有害影响时,停止强夯施工或采取防振、隔振等必要措施,避免引起民事纠纷。

(3)场地或夯坑积水及时排出。

(二)施工目的
目前组织做好强夯试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夯机就位等。

根据试验段确定强夯施工的夯击能、夯击次数、夯沉量等夯击参数。

五、施工工艺
1.地基加固技术要求
设计参数为强夯后承载力200kPa,依据峰煤焦化厂周边地区施工经验,约12-15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等于5cm,即可认为土体已被压实,此夯击数为最佳击数。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区域回填土较厚,本工程采用二遍夯击,即先将现场基坑3.5米挖出,进行第一遍夯击(主夯、副夯),夯击完成后,回填土方机械平整场地,进行第二遍夯击(主夯、副夯),夯击完成后,机械平整进行满夯。

2.根据规及设计要求在施工前进行强夯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强夯施工基本步骤
(1)先将表层耕植层清除,整平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

(2)标出夯点位置,误差小于5cm,并用穿眼灌白灰法固定。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
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5),按设计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重复步骤(3)~(6),完成前四个夯点的夯击,找到最佳夯击次数。

(8)点夯的施工顺序是:从一侧开始按夯点→平夯坑→拍夯循环式完成全过程强夯。

(9)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10)最后用1000KN.M的夯击能满夯3遍,将场地表层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4.施工监测
⑴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批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③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

⑵夯击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以下各项数据
①.每个夯击点的每击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

②.每批夯击完成后,测量场地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

③.施工纪录应妥善保管,作为施工资料存档。

六、人员、设备计划
1.人员计划
2.机械设备
根据施工设备调配计划组织进场。

进场前,必须对所有设备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性能良好。

对进场的设备及时进行安装调试,开工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设备一览表
七、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采取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是为保证地基承载力能满足上部构造的要求,保证强夯施工的质量,必须有一定的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质量目标落实到个人,确保目标能够实现。

在现场设立专职质检员,在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下,抓好各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对工程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

建立自检制度,实行从定位放线到夯后检查的全过程自检,实施质量自检与监理检查的质量制度。

加强技术资料管理,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收集整理有关技术资料。

质量检查容
2.技术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和夯点平面布置,放设夯点位置,布点的误差控制在5cm以。

2)夯机就位垫平主车,夯锤对准夯点,方可起锤。

夯锤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5cm。

3)夯机起锤平稳,如夯坑出现较大倾斜时应将夯坑回填重新施夯,保证夯击能的有效传递。

4)主夯点和次夯点的夯击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

5)认真做好夯前夯后场地标高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
设计要求。

6)施工中认真观测每击夯沉量,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观察施工中的各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纪录。

7)夯坑周围没有过大隆起和不因夯坑过深发生拔锤困难的前提下,应连续贯入设计单点击数。

8)点夯结束进行拍夯施工,拍夯时要锤印搭接严密,严禁漏击。

9)拍夯结束后,进行夯后检测工作,并提交强夯检测报告。

10)施工纪录包括地面沉降观测、夯坑沉降观测(逐个夯点进行)。

每遍夯击完成后,交验施工纪录,由监理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负责签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通过夯击,检测求得最佳夯击次数和最佳夯击次数时的承载力。

12)检测夯击后的含水率变化。

13)检测夯坑压实后,压实度能否达到要求。

14)施工中严格执行“GBJ202-83”强夯施工技术规及“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八、安全措施
(1)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起重机的使用应遵守操作规程。

为防止夯击时击伤设备,起重机应有防护装置和措施,并经常检查和保养有关部件。

(3)施工中应经常性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和起重索具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强夯施工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各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5)夯锤起落过程中,除起重机司机外,所有人员退到安全线以外。

现场工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

九、工期
本工程地基强夯工期18天,详见进度计划附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