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厢区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2)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5)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与人交往,应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河流大野犹嫌束(2). 回乐烽前沙似雪(3). 夜阑卧听风吹雨(4). 洪波涌起(5). 江春入旧年(6). 随君直到夜郎西(7). 择其善者而从之(8). 其不善者而改之(9). 何当共剪西窗烛(10).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分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犹、嫌、回乐烽、阑、夜郎、剪”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用爱来托举生命和希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B. 福州脱胎漆器轻巧坚牢,光亮美观,造型古朴大方,装饰丰富多彩,不褪色,耐温,耐腐蚀。
C.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 《小欢喜》这部电视剧受到家长热捧的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C.语序不当,将“有能力战胜困难”与“有勇气面对困难”位置互换;D.重复累赘,可去掉“的原因”或“是因为”;故选B。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美丽乡村多彩福建》这本书以空间为经、时间为纬,在历史、山水、街巷、风俗中构建出大气磅.① ( A.bàng B.páng)礴的美丽乡村,多彩福建的甲( A.浑厚 B.雄厚)意蕴。
它如一fú② ( A.幅 B.副)长长的画卷徐徐展开;池塘里的春草,热闹的庙会,飞起彩虹的稻田,让人流口水的美食,乙( A.穿针引线 B.飞针走线)的绣女,说着故事的弹词演员,巷子里提着西瓜灯走月亮的孩童,在机声隆隆的车间里汗水沾湿了额发的丝织女工……丙。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________ 乙________(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让人百感交集②如歌如诉③一切都娓娓道来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1). B(2). A(3). A(4). B(5). D【解析】【详解】(1)考查根据拼音选汉字。
①大气磅礴,读音为dà qì páng bó,磅礴:广大无边际的样子。
形容气势浩大。
故选B。
②“幅”和“副”的区别:“幅”读作fú,“副”读作fù。
它们都可以作量词,在运用时很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区别。
“幅”作量词时,和布帛、图画有关系,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如:一幅画,五幅布;“副”作量词时,它和成套或成组的事物有关系,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
一副眼镜,一副手套;有时也和人物的态度、表情有关系,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故选A。
(2)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甲处,A.浑厚:形容(人物)敦厚;形容(艺术风格等);朴实雄厚;不纤巧;形容(声音)雄健有力。
B.雄厚:(实力、物力、财力)充足,丰富;实力雄厚;形容事物雄健浑厚或者充足丰富。
语境是形容“意蕴”用“浑厚”合适。
故选A。
乙处,A.穿针引线:穿针引线,意思是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B.飞针走线:形容缝纫技术非常熟练。
语境是说“绣女”,故用“飞针走线”合适。
故选B。
(3)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作答此题,可以从句子间的内在逻辑角度进行分析。
先“娓娓道来”,且此句与“说着故事的弹词演员”相对应,再“如歌如诉”,是弹词演员说故事的声音呜呜动人,像在怨恨又像在思慕,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倾诉,最后是“让人百感交集”,人听到之后的感受。
故选D。
二、阅读(70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下列对这两首诗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诗中“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直冲云霄、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
B. 乙曲前三句描写了九种独特景物,言简意赅,顿挫有致,意韵深远。
C. 甲诗、乙曲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D. 在表达手法上,甲诗是议论、描写兼抒情,乙曲则主要是描写。
5.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甲诗表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抒发了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乙曲表达了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或“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游子漂泊他多乡的孤寂、愁苦之情”)【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甲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乙诗是借景抒情,借秋景抒发羁旅之思;故选C。
2.本题考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对比,作答时要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加以理解。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感受,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表达了一种豪迈乐观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则借景抒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借秋日凄凉、萧索之景,“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変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枭逢鸠①。
鸠曰:“子将安之②?”枭曰:“我将东徙③”鸠曰:“何故④?”枭曰:“乡人皆恶⑤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⑥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选自刘向《说苑》)【注】①枭(xiāo):同“鸮”,又称鸺鹠,即猫头鹰。
鸠(jiū):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②将安之:打算到哪里去。
将,打算、准备。
安,哪儿、哪里。
之,去。
③徙:迁徙,迁移。
④何故:什么原因。
何,什么。
故,原因、缘故。
后文中的“故”为“所以,因此”之意。
⑤恶(wū):厌恶,讨厌。
⑥更(gēng):改变。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缀.行甚远缀:(2)弛.担持刀弛:(3)一狼径.去径:(4)屠暴.起暴: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B.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C.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D.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9. 甲、乙两文均把深刻的主旨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但两文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却有所不同,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概括。
【答案】6. (1)连接,紧跟(2)解除,卸下(3)径直(4)突然7. C8. (1)狼也(太)狡猾了,可一会儿两只狼就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2)同乡的人都厌恶我叫,因此向东边迁徙。
9. 甲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乙文通语言描写来刻画枭和鸠的形象。
【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2)句意为: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弛,解除,卸下;(3)句意为: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径,径直;(4)句意为:屠夫突然跳起。
暴,突然。
【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句意为: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停顿节奏为: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故选C。
【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重点词语:(1)亦,也;黠,狡猾;而,表转折;顷刻,一会儿;之,助词,的;变诈,巧变狡诈;几何,能有多少;(2)皆,都;恶,厌恶;以,因为;故,原因,缘故;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徙,迁徙,迁移。
【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分析。
甲文“屠惧,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可知,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乙文“鸠曰”“枭曰”可知,主要是通语言描写来刻画枭和鸠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