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流程

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以楠竹、黄杨木、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胶粘剂和三聚氰胺胶为原料,经切割分片、粉碎蒸煮、碳化处理、烘干、搅拌处理、板材成型、拼合成型、压制热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步骤,使得可通过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楠竹内部添加由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混合制成的半成品板材,使得可增加该种复合板内部的密度,且在湿度温度变化时,内部因密度高达到稳定性能良好的效果,并通过在板材内部添加有黄杨木制成的木板,使得同样可通过黄杨木密度高的特点增加该种复合板材的密度,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要求1.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按配方百分比,包括楠竹300-450份、黄杨木150-200份、木质纤维素45-85份、脲醛树脂20-50份、胶粘剂15-45份、三聚氰胺胶20-5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按配方百分比计,包括楠竹400份、黄杨木180份、木质纤维素60份、脲醛树脂35份、胶粘剂25份、三聚氰胺胶39份。

3.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如下步骤:(1)切割分片:选取5年龄大径楠竹,将部分楠竹和黄杨木分别切割成长短相同的竹片和木片;(2)粉碎蒸煮:将剩下的楠竹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步骤(1)中切片完成的楠竹放入蒸煮池内部蒸煮,温度缓慢上升至35-50℃,蒸煮40-60min;(3)碳化处理:将步骤(2)中蒸煮完毕的楠竹放进200-300℃的高压炭化锅炉进行蒸气炭化处理,经过高温高压,使楠竹表面形成坚硬碳化微粒层;(4)烘干:将步骤(3)中碳化完毕的楠竹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10-20h,并烘干温度保持在35-55℃,将步骤(1)中切割完毕的黄杨木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20-40h,温度保持在40-60℃;(5)搅拌处理:将步骤(2)粉碎完毕的楠竹放置于搅拌机内部,并将准备好的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分别放置于搅拌机内部,与粉碎完毕的楠竹进行搅拌,搅拌1-3h;(6)板材成型:将步骤(5)中搅拌完毕的混合物倒入高压锅炉内部,将高压锅炉温度调至180-220℃,并将高压锅炉内部混合物挤压成竹密度半成品板材;(7)拼合成型:将步骤(4)中烘干完毕的黄杨木外侧涂覆三聚氰胺胶,涂制完毕后,将步骤(4)中烘干完毕的楠竹和步骤(6)中成型的竹密度半成品板材进行拼合,拼合顺序为楠竹、黄杨木、竹密度半成品板材和楠竹;(8)压制热压加工:将步骤(7)中拼合成型的板材放置于液压机内部进行压制,将压制完毕的板材放置于热压机内部45-80min,热压机温度为120-160℃;(9)表面处理:将步骤(8)中加工完毕的板材浸泡于桐油内部,浸泡1-5min后取出,将板材晾干,得到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将切片完成的楠竹放入蒸煮池内部蒸煮,温度缓慢上升至42℃,蒸煮52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蒸煮完毕的楠竹放进245℃的高压炭化锅炉进行蒸气炭化处理,经过高温高压,使楠竹表面形成坚硬碳化微粒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碳化完毕的楠竹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16h,并烘干温度保持在45℃,将切割完毕的黄杨木放置于烘干内部烘干29h,温度保持在5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粉碎完毕的楠竹放置于搅拌机内部,并将准备好的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分别放置于搅拌机内部,与粉碎完毕的楠竹进行搅拌,搅拌2h。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搅拌完毕的混合物倒入高压锅炉内部,将高压锅炉温度调至200℃,并将高压锅炉内部混合物挤压成竹密度半成品板材。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拼合成型的板材放置于液压机内部进行压制,将压制完毕的板材放置于热压机内部55min,热压机温度为135℃。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加工完毕的板材浸泡于桐油内部,浸泡2min后取出,将板材晾干,得到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

技术说明书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竹木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竹木是以竹为原材料,经刨皮,蒸煮,涂胶,热压等工序加工生成工业用竹胶板,或装修用竹地板,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竹木重组材复合板是板的表层是用竹子中间夹杂着其他木质的板,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外观光洁、明亮、清新、自然,纹理细腻流畅,表层硬度系数高,可与榉木、樱桃木一比,竹木材的抗拉、抗压强度高,而密度适成(0.78g/cm3),与花梨木等红木密度接近,而使用竹木复合板制成的竹木地板不易产生扭曲变形,木地板纤维排列错宗复杂,所以容易扭曲变形。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关于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属于削片干燥成型,该方法可以通过将竹子和其他材质的木片进行拼合,因竹子本身质地较软,而现有的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在长期使用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使得水汽易进入复合板材的内部,并使得现有的复合板易在长期使用后变形,从而现有的竹木复合板稳定性较差和内部密度较低,且现有的竹木复合板在进行加工时,只对表面进行简单封边加工,因竹木均为天然材料,使得现有的竹木在长期使用后外侧易因湿度变化而潮湿,而随着竹木板材外侧不断潮湿,竹木板材外侧易造成腐烂,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通过增加竹木复合板密度值、稳定性、防腐效果和对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进行进一步防护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功能和实用的改善。

技术内容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密度较低、稳定性较差和防腐效果较差的技术现状,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以楠竹、黄杨木、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胶粘剂和三聚氰胺胶为原料,经切割分片、粉碎蒸煮、碳化处理、烘干、搅拌处理、板材成型、拼合成型、压制热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步骤,使得可通过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楠竹内部添加由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混合1-3h,并精确搅拌时间为2h制成的半成品板材,使得可增加该种复合板内部的密度,并使得该种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能够达到1.35g/cm3的高密度,且在湿度温度变化时,内部因密度高达到稳定性能良好的效果,在制成后板材外侧浸泡2min 桐油,使得可防止竹木板材在长期使用,外侧易腐烂的情况,并通过在板材内部添加由烘干机温度保持在50℃,烘干29h制成的黄杨木木板,使得同样可通过黄杨木密度高的特点增加该种复合板材的密度,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本技术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提供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按配方百分比,包括楠竹300-450份、黄杨木150-200份、木质纤维素45-85份、脲醛树脂20-50份、胶粘剂15-45份、三聚氰胺胶20-50份。

优选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按配方百分比计,包括楠竹400份、黄杨木180份、木质纤维素60份、脲醛树脂35份、胶粘剂25份、三聚氰胺胶39份。

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采用步骤如下:(1)切割分片:选取5年龄大径楠竹,将部分楠竹和黄杨木分别切割成长短相同的竹片和木片。

(2)粉碎蒸煮:将剩下的楠竹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步骤(1)中切片完成的楠竹放入蒸煮池内部蒸煮,温度缓慢上升至35-50℃,蒸煮40-60min。

(3)碳化处理:将步骤(2)中蒸煮完毕的楠竹放进200-300℃的高压炭化锅炉进行蒸气炭化处理,经过高温高压,使楠竹表面形成坚硬碳化微粒层。

(4)烘干:将步骤(3)中碳化完毕的楠竹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10-20h,并烘干温度保持在35-55℃,将步骤(1)中切割完毕的黄杨木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20-40h,温度保持在40-60℃。

(5)搅拌处理:将步骤(2)粉碎完毕的楠竹放置于搅拌机内部,并将准备好的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分别放置于搅拌机内部,与粉碎完毕的楠竹进行搅拌,搅拌1-3h。

(6)板材成型:将步骤(5)中搅拌完毕的混合物倒入高压锅炉内部,将高压锅炉温度调至180-220℃,并将高压锅炉内部混合物挤压成竹密度半成品板材。

(7)拼合成型:将步骤(4)中烘干完毕的黄杨木外侧涂覆三聚氰胺胶,涂制完毕后,将步骤(4)中烘干完毕的楠竹和步骤(6)中成型的竹密度半成品板材进行拼合,拼合顺序为楠竹、黄杨木、竹密度半成品板材和楠竹。

(8)压制热压加工:将步骤(7)中拼合成型的板材放置于液压机内部进行压制,将压制完毕的板材放置于热压机内部45-80min,热压机温度为120-160℃。

(9)表面处理:将步骤(8)中加工完毕的板材浸泡于桐油内部,浸泡1-5min后取出,将板材晾干,得到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剩下的楠竹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将步骤(1)中切片完成的楠竹放入蒸煮池内部蒸煮,温度缓慢上升至42℃,蒸煮52min。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2)中蒸煮完毕的楠竹放进245℃的高压炭化锅炉进行蒸气炭化处理,经过高温高压,使楠竹表面形成坚硬碳化微粒层。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3)中碳化完毕的楠竹放置于烘干机内部烘干16h,并烘干温度保持在45℃,将步骤(1)中切割完毕的黄杨木放置于烘干内部烘干29h,温度保持在50℃。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2)粉碎完毕的楠竹放置于搅拌机内部,并将准备好的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分别放置于搅拌机内部,与粉碎完毕的楠竹进行搅拌,搅拌2h。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5)中搅拌完毕的混合物倒入高压锅炉内部,将高压锅炉温度调至200℃,并将高压锅炉内部混合物挤压成竹密度半成品板材。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7)中拼合成型的板材放置于液压机内部进行压制,将压制完毕的板材放置于热压机内部55min,热压机温度为135℃。

优选的,本技术中将步骤(8)中加工完毕的板材浸泡于桐油内部,浸泡2min后取出,将板材晾干,得到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

通过实施本技术具体的技术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及其生产工艺,以楠竹、黄杨木、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胶粘剂和三聚氰胺胶为原料,经切割分片、粉碎蒸煮、碳化处理、烘干、搅拌处理、板材成型、拼合成型、压制热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步骤,使得可通过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楠竹内部添加由木质纤维素、脲醛树脂和胶粘剂混合1-3h,并精确搅拌时间为2h制成的半成品板材,使得可增加该种复合板内部的密度,并使得该种竹木重组材复合板能够达到1.35g/cm3的高密度,且在湿度温度变化时,内部因密度高达到稳定性能良好的效果,在制成后板材外侧浸泡2min桐油,使得可防止竹木板材在长期使用,外侧易腐烂的情况,并通过在板材内部添加由烘干机温度保持在50℃,烘干29h制成的黄杨木木板,使得同样可通过黄杨木密度高的特点增加该种复合板材的密度,对竹木重组材复合板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