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XX有限公司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XX有限公司目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度 (3)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4)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1)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 (14)职业病防治管制制度 (16)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9)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2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4)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28)应急救援制度 (31)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3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保证公司生产安全、环保、稳定、长周期运行,保证公司更好地履行安全、健康、环保的社会责任,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度(一)组织机构:公司管理层安排一人作为兼职安全管理员。

(二)机构职责1、安全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规范,在公司经理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2)负责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3)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组织制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4)参加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专项方案的审核,现场机械设备及防护设施的验收,及大型机具设备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5)组织并参与安全检查,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制订防范措施,检查隐患整改工作;(6)深入现场检查,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行为,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7)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事故档案。

按规定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8)负责对企业各岗位的安全考核评比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9)检查督促各岗位搞好安全装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供应和产品质量,防护性能检查,监督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情况;(10)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不断提高安全员的技术素质。

(11)当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协助组织抢救,监督指导保护现场,清查人员伤害,资源损失情况,寻找证人,证物,汇集事故相关资料,填报事故快报。

并督促报告公安及政府有关部门。

配合事故调查,按规定时限完成事故调查报告。

监督事故现场复工前的整改,整顿,并负责实施验收。

二、安全生产会议制度1、公司安全管理员定期组织召开公司安全生产例会。

召集公司管理人员及生产车间负责人、车间骨干共同参加。

2、公司每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必须有会议记录,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归纳,传达落实。

3、对安全生产会议中作出重大决定等重要内容不准漏记或错记。

4、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会议内容,各部门任何人不能打折扣。

5、年终召开安全生产总结会议,总结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经验找出教训,制定次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6、年终结束,由安全生产管理员汇总公司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装订成册入档。

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1、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公司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公司、员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

3、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落实,安全管理员监督其规范使用。

4、公司安全生产投入及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按照“公司提取、安全员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并纳入本公司年度预算。

5、安全管理员根据安全生产费用的规定使用范围、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安全项目投资计划及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预算额。

6、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报送公司总经理审批。

7、公司财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决算,实行专款专用。

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8、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使用人应填写安全生产费用月度预算计划,由公司安全管理员审核,财务确认,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纳入公司月度资金预算计划,方可使用。

9、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在当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重点编制项目,并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10、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安全设备设施是指生产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除尘、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备设施。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安全标志、告知牌、安全生产宣传画、横幅等安全生产宣传支出。

(6)安全培训教材、资料、课时费等安全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8)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评比等安全生产活动支出。

(9)防暑降温用品支出。

(10)职业病防治费用支出。

(11)特种设备及其附件定期检测支出。

(1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项目整改支出。

(13)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1、公司提取安全费用设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

年度结余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12、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管理,依法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13、公司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14、公司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产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15、公司由于产权转让、公司改制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16、公司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17、生产车间是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第一责任人,有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权,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财务部是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第一责任人,有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总经理有安全管理费用投入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对安全生产费用擅自挪做他用的情况,一经发现,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18、财务负责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台账,并保留相关相关费用使用票据备查。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公司经理以及安全负责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教育,确保有资格上岗。

2、公司新招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车间、班组安全知识教育。

员工在企业内调换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相应的车间或班组安全教育。

3、公司对全体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应将按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保证职工有资格上岗。

4、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机械操作者等),必须接受相关的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有资格后方可安排上岗。

5、各类安全教育合格证按规定复审,逾期不复审,合格证无效。

其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由发证单位复审一次。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公司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根据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我公司特种作业包括:(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起重机械作业;(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7)压力容器操作;3、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年龄满18周岁以上;(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技术、安全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4、公司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有关要求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管理检查工作。

5、公司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6、公司应编制特种作业的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和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7、具有连续性或需要倒班作业的特种作业应建立交接班制度。

8、公司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力度,做到时间保证、费用落实,通过学习培训使特种作业人员能及时掌握先进安全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9、公司应当向特种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10、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1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应当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12、特种作业人员有权对作业现场的条件、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和健康安全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检举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公司应接受采纳特种作业人员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13、在作业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等。

14、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跨地区从业或跨地区流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15、特种作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上岗工作:(1)未按规定进行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2)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3)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4)经确认健康状况已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的。

1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7、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六、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一)劳动保护用品发放1、劳动保护用品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辅助措施,它不能替代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及对尘毒有害物质的治理。

2、员工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福利待遇,是根据不同工种及不同的劳动条件按照安全生产的需要,按照标准规定发放。

3、员工对领用的防护用品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不多领、冒领、不送人、不变卖。

4、为更好的开展劳动保护,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工作时间穿戴工作服及使用防护用品,是安全操作规程中首要规定,经安全检查在上班时间未使用相应规定的防护用品,按违章作业处理办法进行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