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由于家庭、社会、智力、非智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差异。

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忽视这些差异,所谓的学困生就形成了。

为了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总体水平,家校携手,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做到共育共赢,为实现中国梦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合本次研修班的学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对学困生的转化的几点实际不成熟的做法请大家指教。

一、学困生的转化要有计划性,避免临时性、盲目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简单的说教已不能起到作用。

要在实际行动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梯次计计划:学校---班级---学科---个体等工作计划,在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时都要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体现。

制定时要学期工作目标、内容、方法、措施等要贴近学困生的实际,易行、易操作,提倡在班级实施小组合作时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小组,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共同提高。

二、学困生的转化要有指向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各年级各学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困生,这是现实,不可回避。

指向性的转化首先要摸清情况,明确产生“学困”的具体因素;其次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类型转化的措施,即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再次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再辅
以课外辅导中实施转化,避免课上严管,课下撒把;最后要有爱心、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三、学困生的转化要在活动中实施。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并在活动的制定上可以针对学困生的“特长”、“闪光点”来设计,每个个体都有被肯定、认可的需求。

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一是结合学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项目及活动形式;二是充分发挥班内小组合作的集体作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三是随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时刻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成就,增强摆脱学困的自信心;四是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学生会的作用,如在升旗、值周、公益活动中为他们制造机会,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检验、自我完善。

四、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学困后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实际转化中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共育共赢。

一是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学困生产生的家庭因素;二是和建立家长密切联系,共同研究制定转化方案并监督实施。

力争“急症快治”,尽快转化;三是班主任、学科教师要经常性的保持与家长沟通交流,畅通信息,互通有无,强强合作,家校联合,共育共赢。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用先进的、机智的教育理念,以赏识和尊重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放弃、不抛弃,用心与之交流,用爱共同培育,在学困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