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压飞灰工艺流程
电袋除尘器收集、分离的烟气中的粉煤灰落入灰斗,通过仓泵入口进料阀进入仓泵中等待输送,完成进灰过程;各进料阀关闭到位后,按照程序顺序逐个打开出料阀、管道助吹阀、仓泵补气阀、主进气阀,系统开始吹灰,管道压力降至20KPA 时,系统停止吹灰,阀门关闭,按照设定时间开始下一次进料,完成吹灰过程。
2、电袋除尘器工艺流程
由锅炉来的烟气通过电袋除尘器入口气流均布板均流后进入电区,即含尘烟气通过高压静电场时(阳极板和阴极线),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或在离子扩散运动中荷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行并吸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振打方式使阳极板和阴极线上的灰层落入下部灰斗中。
通过电区分离后的烟气进入袋区,飞灰颗粒在滤袋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稠密的灰层(一般称为滤饼或滤床),这层滤床起到了主要的过滤作用。
在滤袋上收集到的粉尘通过周期性的机械抖动,即通过压缩空气的脉冲喷吹使滤袋变形呈波浪形向下抖动而将滤袋表面吸附的灰层分离,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部灰斗中。
过滤后的洁净烟气进入布袋内部通过净气室进入引风机。
3、脱硫系统工艺流程
由引风机来的烟气由吸收塔入口进入吸收塔内部向上流动时,吸收塔浆液循环泵自浆池吸入浆液,同时在泵入口加入石灰石混合排至喷淋层,通过喷嘴向下雾状喷出的石灰石浆液逆流接触并进行吸收反应,反应物落入吸收塔浆池内,与氧化风机排入的空气进行强制氧化,进而得到脱硫副产品二水石膏,处理完毕后的烟气进入除雾器,通过除雾板的阻挡进行进一步汽水分离,分离后的烟气排出吸收塔进入湿除,分离后的水落入吸收塔浆池。
同时一部分石膏浆液通过导流板进入AFT塔,通过AFT塔浆液循环泵入口加入石灰石浆液后排入吸收塔喷淋层重新与烟气混合反应,进一步提高脱除效率。
4、湿式除尘工艺流程
由吸收塔排出的净烟气通过湿除入口气流均布板均流后进入湿除电场区域,含尘烟气通过高压静电场时(阳极板和阴极线),与电极间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发生碰撞或在离子扩散运动中荷电,带上电子和离子的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异性电极运行并吸附在异性电极上,通过水冲洗方式使阳极板和阴极线上的灰层落入下部集灰斗中自流入吸收塔,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湿除尾部除雾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的烟气进入烟尘排出。
湿除电场采用断电冲洗方式,先将该电场停运、停电后,才能启动冲洗泵打开冲洗阀冲洗该电场阳极板,否则会引起电场因大量带水造成放电,损坏变压器。
5、正压飞灰运行监视主要内容
1)各电场仓泵进料时间,一电场进料不能低于15秒,进料时间过于低容易造成灰斗存灰不能及时排出,长时间会造成满灰。
2)每排仓泵每次吹灰时间2-5分钟内完成,否则因吹灰时间长造成灰斗逐步满灰。
3)检查仓泵壁温是否正常,判断每个仓泵的下灰是否正常
4)监视灰斗料位,正常应显示0-2米以下
5)吹灰压力应在100-300KPA之间,过低说明下灰不畅,过高容易堵管。
6、电袋除尘器运行监视
1)各电场一次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流、二次电压大小及波动范围、火花率、变压器温度等
2)振打、加热投入自动运行,监视加热温度。
3)布袋吹扫压力200-400KPA.
4)各室喷吹阀程序运行正常
5)布袋差压700PA以下,超过900PA时应结合机组负荷情况全面检查喷吹动作情况
6)出口粉尘浓度低于30 mg/m3 7)电袋除尘器入口温度低于170℃
7、脱硫系统运行监视
1) 原、净烟SO2浓度不超过设计值 2) 除雾器差值:100-200Pa
3)吸收塔液位8米以下,PH:5 4)AFT塔液位22米以下,PH:6-7
5)石灰石箱液位、密度,石膏密度 6)设备温度、电流、压力
7)各地坑、水箱液位
8、湿式除尘器运行监视
1)各电场一次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流、二次电压大小及波动范围、火花率、变压器温度等
2)绝缘子加热运行情况,加热温度60-90℃ 3)水冲洗时的压力180-220KPA,水箱液位
4)各室冲洗阀程序运行正常 5)除雾器差压200PA以下,
6)出口粉尘浓度低于5 mg/m3 7)密封风温度60-90℃,风机压力4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