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模式简介

生产模式简介

生产企业主要的两种生产模式:
1、推动式生产(Push System)
按照MRP的计算逻辑,各个部门都按照公司规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上工序无需对下工序负责,生产出产品后按计划把产品送达下工序即可。

-> -> ->
2、拉动式生产(Pull System)
根据下工序的消耗来进行补充和生产,上工序根据下工序的需求生产,得到指令才执行。

<- <- <-
以下阐述针对拉动式生产。

JIS:Just In Sequence排序件,同步顺序供应。

针对专用大型件,不适合设置线边库的情况下使用。

包括内排(厂内)、外排(供应商)。

对于生产来说,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设置线边库,线边有个料库,随用随拿,很方便,对吧?但是对于专用大型件,比如发动机、底盘等大件。

你放几个是不是线边库就满了,线边的区域面积总是有限的对吧?
这个时候最好是按照车的顺序一个一个准时送到最好,到早了会占线边的空间,到晚了会影响生产。

刚刚好,才最好。

所谓的“精益生产”就是在不断追求这种“刚刚好”。

谈恋爱也一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吧?
这就是JIT(Just In Time),在必要的时间把必要数量的必要材料送到必要的地点。

刚才我们讲到,对于专用的大型件按照JIS的方式进行拉动。

那么这种方式能不能送小件呢,理论上肯定可以,对吧?
但是,小件,如果你一趟只送一个是不是就浪费时间了。

比如送5个螺丝钉,你跑5趟,显然不合理。

那么怎么送呢?一次送500个,可以,但是线边又堵上了。

一趟送多少合适,这就需要规划了,是10个还是20个30个。

我们就根据BOM来算,比如门线工位是装车门的,那我们就看一个车门需要多少个零件,我们提前把装一个车门所要用到的零件全部提前准备好,放在一个料箱里,把这个料箱放到料车上去,装配工人随时取用,是不是就好了?
这种方式就是SPS(Set Parts Supply)零部件成套供应。

根据线体的设计,左侧怎么做?右侧怎么做?比如在门线左侧,可以根据前后车的关系,在一辆料车上同时放前车的左后门和后车的左前门。

料车可以挂上产线,随车随行。

PPS:Production Pull System,生产拉动。

基于预测未来消耗,有计划补充物料,专门面向汽车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实时请求与拉动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根据涂装下线或总装上线的车辆信息,把零件送到对应的工位。

CALL BUTTON:产线工位主动叫料,在需要时按灯,补货后熄灭。

KANBAN:人工巡线,在某个工位的线边库存达到安全库存时,扫描看板卡,触发补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