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的使用与维修保养

换热器的使用与维修保养

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较低。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壳程流体清洁,不易结垢,
管程常要清洗,冷热流体温差不太大的场合。
当两种流体的温差较大时,会在壳壁和管壁中产生温 差应力,一般当温差大于50℃时就应考虑在壳体上设置膨 胀节,以减小或消除温差应力。
2. 浮头式换热器
图2-2 浮头式换热器 1—防冲板;2—折流板;3—浮动管板;4—钩圈;5—支耳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介质易结 垢常需要清洗的场合。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类管壳式 换热器中浮头式最多。
3.U形管式换热器
图2-5 U形管式换热器
1—中间挡板;2—U形换热管;3—排气口;4—防冲板; 5—分程隔板
U形管式换热器不同于固定管板式和浮头式,只有 一块管板,换热管作成U字形、两端都固定在同一块管 板上;管板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其结构如 图2-5所示。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管束可在 壳体内自由伸缩,无温差应力,也可将管束抽出清洗且 还节省了一块管板;但U形管管内清洗困难且管子更换 也不方便,由于U形弯管半径不能太小,故与其他管壳 式换热器相比布管较少,结构不够紧凑。
各种尺寸换热器的拉杆直径和拉杆数量分别见有关 设计手册中的规定。但其直径不得小于10mm,数量不少 于4根。
图3-12 拉杆结构
7、防冲板或称缓冲板
在壳程进口接管处常装有防冲板或称缓冲板,以防 止进口流体直接撞击管束上部的管排。这种撞击会侵蚀 管子,并且会引起振动。
防冲板的固定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防冲板的两侧 焊在定距管或拉杆上,也可同时焊在靠近管板的第一块 折流板上。第二种是防冲板焊在圆筒上。第三种是用U 形螺栓将防冲板固定在换热管上。图3-13所示为两种进 口接管和防冲板的布置。
表3-1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程
2.换热管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 换热管是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元件,它直接与两种介质
接触。常用换热管为:碳钢、低合金钢管有ф19×2、 ф25×2.5,ф38×3、ф57×3.5;不锈钢管有ф25×2、 ф38×2.5。
换热管的长度规格有1.0、1.5、2.0、2.5、3.0、4.5、 6.0、7.5、9.0、12.0m。化工生产中6m管长的换热器最常 用。换热器一般都用光管,为了强化传热,也可用螺纹管、 翅片管等。
强度胀接:系指为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 抗拉脱强度的胀接;
贴胀:系指为消除换热管与管孔之间缝隙的轻度胀接; 强度焊:系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
脱强度的焊接; 密封焊:系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密封性能的焊接。
4. 管箱
管箱位于壳体两端,其作用是控制及分配管程流体。管箱的结 构如图3-7所示
换热器的使用与维修保养
一、管壳式换热器几个概念: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⑴公称直径DN: 卷制圆筒:圆筒内直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钢管制圆筒:钢管外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⑵换热面积A: 计算换热面积: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深入管板
内的换热管长度后,计算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U形管 公称换热面积:经圆整后的计算换热面积。
图3-9 弓形折流板
图3-10 圆盘-圆环形折流板
6、拉杆和定距管 折流板的固定是通过拉杆和定距管来实现的。拉杆
和定距管的连接如图3-12所示。拉杆是一根两端皆带有 螺纹的长杆,一端拧入管板。折流板穿在拉杆上,各板 之间则以套在拉杆上的定距管来保持板间距离。最后一 块折流板可用螺母拧在拉杆上予以紧固。也有采用螺纹 与焊接相结合连接或全焊接连接的。
图2-3 浮头结构示意图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是固定的,另一端管板是 活动的,其结构如图2-2所示。活动管板一侧总称为浮 头,浮头的具体结构如图2-3所示。浮头式换热器的管 束可从壳体中抽出,故管外壁清洗方便,管束可在壳体 中自由伸缩,所以无温差应力;但结构复杂、造价高, 浮头处若密封不严会造成两种流体混合且不易察觉。
图3-7 管箱结构形式
1—隔板;2—管板;3—箱盖
5.折流板
折流板的作用是引导壳程流体反复地改变方向作错 流流动或其他形式的流动,并可调节折流板间距以获得 适宜流速,提高传热效率。另外,折流板还可起到支撑 管束的作用。
常用折流板有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如图3-9、 图3-10所示。单弓形和双弓形应用最多。折流板的最小 间距应不小于圆筒内径的1/5,且不小于50mm。最大间 距应不大于圆筒内直径。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有正三角形、转角正三 角形、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等。见图3-1 一般在固定管 板式换热器中多用三角形排列,浮头式换热器多用正方 形排列
图3-1换热管的排列形式
3.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等型 式,对于高温高压介质条件下常采用胀、焊并用的方式。
U形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管内走 清洁不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较大的流体的场合。
三、管壳式换热器各部件的结构 1. 管壳式换热器流体的流程
管壳式换热器工作时,一种流体走管内、称为管程, 另一种流体走管外(壳体内)、称为壳程。管内流体从 换热管一端流向另一端一次,称为一程;对U形管换热 器,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经过U形弯曲段流向另一端 一次,称为两程。两管程以上就需要在管箱上设置分程 隔板来实现分程,常用的是单管程、两管程和四管程。 分程布置见表3-1。壳程有单壳程和双壳程两种,常用 的是单壳程,壳程分程可通过在壳体中设置纵向挡板来 实现。
般有1,2,4,6,8,10,12等7种。 壳程数Ns: 系指介质在壳程内沿壳体轴向往、返的次数。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及特点 管壳式换热器也称列管式换热器,按其结构特点有如下几种型式
。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图2-1 固定管板无相对移动,具体结构如图2-1所示。
⑶公称长度LN 以换热管的长度(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换热管为直管
时,取直管长度;换热管为U形管时,取U形管直管段的长度。 ⑷管程和壳程 管程:系指介质流经换热管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部分。 壳程:系指介质流经换热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部分。 管程数Nt:系指介质沿换热管长度方向往、返的次数。管程数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