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中考复习教案设计:力与运动

沪科版中考复习教案设计:力与运动

《力与运动》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

会进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4.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
难点: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环节:
提问:1.物体不受力时,将做什么运动
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不是不受力?
科学回顾:
亚里士多德: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
伽利略: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维持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提问:研究对象?一切物体。

没受到力的两种情况?没有受到任何力(理想状态),合力为零
回顾实验
提问:实验的条件?
实验的结论?(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说明: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本身的质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3.惯性不是力,在描述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或由于惯性,不
能说“受到”或“产生”
(2)惯性的利用和防范
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以提高跳远成绩;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等.
防范: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配备安全带等。

练习:例题1 1. 例题2 2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
1.合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做用产生的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2.合力:组成合力的分力。

3.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
同向:F 合=F 1+F 2 方向相同
反向:F 合=|F 1—F 2 |方向同大的力
练习:例3
知识点3:力的平衡
问:平衡状态有几种?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练习:例4 3 4
力与运动的关系
练习:5 6 7
板书
物体 不受力 受力
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到平衡力
受到非平衡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