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分析排查制度
1、明确隐患分析排查管理责任。
应根据隐患的等级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各自具体责任,特别是各级隐患的排查责任。
除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排查。
2、加强各级领导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隐患分析排查管理否得到贯彻执行及执行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
隐患分析排查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推动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3、严格事故隐患的定期分析排查,分专业综合管理,排查和整改结果实行文件化。
4、安全管理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采、掘、机、运、通负责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现场立即处理。
5、对各地点查出隐患不能及时处理的,必须立即上报安监科并做好记录,由安监科负责每天在早调度会上按“四定”原则进行落实。
6、检查路线不受被检单位约束,不漏项和死角。
7、回头复查,对停止作业进行整改的项目(单位),要停一次整一次搞好一处,并及时回头复查。
8、对查处现场隐患,要做到派人蹲着不走,盯着不放,按照制度措施严格督促整改。
9、对疑难或认识不统一的问题,要请示有关部门领导处理,不能悬
而不决。
10、安全管理人员对有发生事故危险的作业场所,有权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报有关领导。
11、属于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到位的,要追查有关单位(人)的责任。
12、做好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隐患管理体系外,还要健全重大事故隐患点悬挂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和负责人。
乐陵市华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