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第3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吞噬细胞
2.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24~48 h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
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3.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4.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5.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
B.注射一定量的淋巴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C.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
D.新生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可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
6.如图所示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7.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8.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都起免疫作用④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⑥
D.②⑤
9.为检验某制剂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
剂量该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
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
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果。
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
B.溶血素其实是由浆细胞合成的特异性抗体
C.溶血素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免
疫
D.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
10.(2017·全国Ⅰ,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二非选择题
1.某次大地震后,某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
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免疫过程。
(2)图中c是__细胞,②表示_________的过程,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_____。
2.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