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讲义(75页)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讲义(75页)
新馆建筑镶嵌于老馆之中,且南北两侧局部紧靠老馆基础, 基坑周边存在各种地下管线。
基坑深14.65m,支护形式采用挡土墙+护坡桩+1(2、3)道 锚杆。第一道锚杆长25m,第二道锚杆长22m。第三道锚杆 18m,锚杆间距1.6m,一桩一锚。
2.9、世纪财富中心基坑支护工程
世纪财富中心基坑 支护工程位于大北 窑国贸北,嘉里中 心与汉威大厦之间。
该工程基坑开挖长279m,宽47-67m,开挖 深度为24.86-26.56 m。
西侧丽晶苑
采用800mm 厚连续墙+5 层锚杆支护
体系
西侧丽晶苑部位支 护全景
财源国际中心西北角支护全景
2.3、北京银泰中心基坑支护工程
银泰中心位于北京建 国门外大街。北侧紧 邻地铁变电站,基坑 围护与其结构外墙净 距仅1.95m~2.13m。
基坑开挖深度12-22m。 支护形式采取土钉墙、 土钉墙+护坡桩、土钉 墙+护坡桩+1(2、3) 锚杆等综合支护形式。 护坡桩采用φ800、φ600 钢筋砼灌注桩,桩长 4.6m-19.7m,嵌固深度 2.5m-4.0m,桩间距1.21.6m,护坡桩数量280 余根。锚杆长度13-29m, 间距1.6m。
基坑的东侧、南侧东段采用土钉墙+护坡桩+锚杆支护体系。 连续墙厚度600-800mm,深度20.24-34.1m;管棚采用φ108钢花 管,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护坡桩采用φ800钢筋砼灌 注桩,桩间距均为1.4m;锚杆长度21-30m。
降水方式采用大口管渗井抽渗结合的闭合降水方案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工程
2.7、国家体育场工程(鸟巢工程)
国家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的东南部,主体建筑西侧紧 邻城市中轴线,并与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相对于中轴线 均匀布置。
总建筑面积:25.32万m2。建设用地面积为80890m2;总建筑面 积:80412m2;基底建筑面积约22900m2。
基坑地下水动态控制采用疏干、抽渗、隔离、减压等多种降、 排水并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
2.6、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支护工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A航站楼,总建筑面积38.7万平米,是首 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核心项目,国家重点工程。
南北方向总长度 约1.0km,东西方向总 长度约0.8km. 采用后 压浆钻孔灌注桩,桩 身 直 径 为 800mm 、 1000mm 、 1200mm 三 种桩基进入持力层不 小于2m,设计桩长为 26m、40m、55m三种。 共7763根。
银泰中心北侧地铁变电站处支护全景
2.4、央视CCTV基坑支护工程
CCTV新台址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路以南,地处北京 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范围内。
该工程建筑用地面积总计17800m2,总建筑面积56.6万m2, 高度234m。
该工程由三栋塔楼及 裙房组成,总建筑面 积35.75万m2 。
基坑开挖长219.4m,宽 100.4m,深达22.9m。
基坑支护形式为10m土 钉墙+护坡桩+2层锚 杆。护坡桩为φ800mm ,桩间距为1.5m,桩深 15.6-19.5m,共计407根。 锚杆为φ150预应力锚杆, 第一道长度为15-18m, 第二道长度为16-23m, 间距为1.5m,共779根。
邻近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结果要与有关规范中的沉降限值相比 较。
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分析
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撑的轴力并不是单调递增的,它有反复变 化的现象,这是由于施工情况和气温的变化造成的,因此在钢 支撑轴力的监测过程中,应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测试。
④对各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相互验证和比较。用新的监 测资料与原设计预计情况进行对比,判断现有设计、施工的合 理性,必要时及早调整施工方案。
(3)施工方案及工艺 确定支护方案如下:双排深搅拌桩(前排加250mm×250 mm的
预制方桩,后排加14#工字钢)/冠梁/钢管锚杆/预应力锚索。
① 深搅拌桩 为防止深搅拌桩开叉,应严格控制深搅拌桩的垂直度。深搅拌
桩桩位对中偏差≤5cm,垂直度≤1.5%。
② 预应力锚索
锚索采用3S15.24钢绞线,钻孔直径D=150mm,设计长度为 16.0~18.0 m。锚索采用二次压力注浆,第二次注浆应在第一次 注浆结束50天内进行。
降水方式采用抽取和疏干基坑范围内层间潜水,降低承压水
2.5、国家大剧院基坑支护工程
国家大剧院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建筑面积149500m2。 基坑属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基础平均埋深26米,局部32.6米。
采用护坡桩、地下连续墙和隔水帷幕等多种支护形式联合并用
连 续 墙 周 长 610m , 厚 800mm ; 采 用 了 “两钻一抓”施工工 艺,解决了深厚卵石 地层条件下地下连续 墙的垂直度控制和成 槽速度的施工难题; 解决了深大基坑富含 高承压水砂卵石地层 锚索成孔与注浆难题。
2、基坑支护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本节分别对北京财源国际中心、央视CCTV新台址、 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馆等13个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进 行介绍。
2.1、昆明城区雨污合建泵站深基坑支护工程
(1)工程概况 泵站用地面积为447 m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165
m ,基坑开挖深度为5.1~7.7m。
⑤用数值模拟法分析基坑施工期间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 进行稳定性分析,用反分析方法推算岩土体的特性参数。检验
原设计计算方法的适宜性,预测后续开挖工程可能出现新问题。
1.4 险情预报 险情发生时刻的预报很难做到准确.如果加强监测,对于前兆
现象比较明显的险情,是完全可能作出预报的。根据实践经验,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预警: ①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速率连续几天急剧增大,如达到2.5~ 5.5mm/d; ②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累计值超过设计容许值,如最大位移与开 挖深度的比值达到0.3~0.7 % ,周边环境复杂时取较小值; ③任一项实测应力超过设计容许值; ④邻近地面及建筑物的沉降超过设计容许值。
⑤肉眼巡视检查到的各种危险现象.如锁口梁上裂缝过大,邻 近建筑物的裂缝不断扩展.严重的基坑渗漏、管涌等。
有关信息化施工与险情预报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监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 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我们已在许多深基坑开挖工程中作了有益的 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监 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工程建设作出更大 的贡献。
基 坑 长 160 米 , 宽 140米,基坑深20.6 米。
上述监测项目中,支护结构及边坡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肉眼巡视和裂缝观测等是必不可少的,其余项目可根据支护工 程安全等级、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周边环境情况有 选择地进行。
1.3 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①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进行 定量分析。包括位移速率和累 计位移量的计算,绘制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对引起位移 速率增大的原因(如开挖深度、 超挖现象、支撑不及时、暴雨、 积水、渗漏、管涌等)进行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 质量控制讲义
第三部分: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 工、新技术应用与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部分基本内容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技术 2、基坑支护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3、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技术
1.1 支护结构的监测
①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监测:一是用 钢丝、钢卷尺两用式位移收敛计进行收敛量测;二是用精密光 学经纬仪进行观测;三是用钢丝式伸缩计进行量测。
⑤支撑结构受力监测。施工前,进行锚杆现场抗拔试验,以求 锚杆的容许拉力。施工过程中,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锚杆的实际 承载力。对钢管内支护,可用应力传感器或应变计等监测其受 力状态的变化。
⑥基坑开挖前支护结构完整性检测。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支护 桩桩身是否断裂、缩颈、严重离析和夹泥等,并判定缺陷在桩 身中的位置。
③ 砾砂层
灰色,稍密,饱和,石英质砾石含量为42.5~47.8%,中细砂 充填,局部为圆砾。单层出露厚度为0.80~3.00m,平均厚度为 1.95m,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局部出露地层。 ④ 圆砾层
灰色及蓝灰色,以石英砂岩为主,分选性差,磨圆度好,中细 砂中等充填,局部为砾砂。单层出露厚度为4.60一l7.70 m,平 均厚度为11.10 m。 稳定水位埋深为1.20~2.80 in,平均为1.92 m,地下水埋 藏较浅。
③ 钢筋网喷混凝土面层
基坑壁挂设钢筋网片,喷射C20混凝土,钢筋网片尺寸及规格 为 6.5 m@150 mm×150mm;各网片间焊接或用弯勾搭接,喷 射C20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厚度≥100 mm.
2.2、北京财源国际中心基坑工程
北京财源国际中心位于朝阳区东长安街延长线。基坑北侧 距居民楼最近距离为3.36m,西侧距丽晶苑(24)层为6.9m。工 程占地面积9444.8m2,总建筑面积23.96万m2。
由于位于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周围地形较复杂。距该 泵站北侧7.1 m处有1栋3层高的商住楼,东侧17.4 m处有1 栋7层高的住宅楼,西侧11 m处有1条宽为40 m的城市主干道。 因此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对该工程来说尤为重要。
(2)工程地质情况 从上至下各岩土层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
① 杂填土层
右图: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
②对沉降及沉降速率进行计算分析。土体沉降要区分是由支 护结构水平位移引起的,还是由地下水位降低等原因引起的。 经验表明,由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引起相邻地面的最大沉降与 水平位移之比在0.65~l.00之间,而沉降的发生时刻比水平位 移发生滞后5~10天。而地下水位降低会引起地面较大幅度的 沉降。应给予足够地重视。
的参数,可用钢弦式、电阻应变式压力盒或应力铲进行测试, 监测桩侧土压力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分布和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