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山东的苹果,江西的柑橘,海南的芒果,新疆的葡萄等。
这说明我国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全国降水丰富D.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
【详解】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所以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山东的苹果,江西的柑橘,海南的芒果,新疆的葡萄等;故选:D。
【点睛】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所以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A.东南亚的高脚屋B.因纽特人的冰屋C.华北地区的四合院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因为这里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因纽特人的冰屋是因为这里气候寒冷;华北地区的四合院是由于这里冬春季节时风沙大;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生活,同时这里的风大,冬季气候寒冷,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3.“白山黑水”主要指我国哪一地区()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因此东北三省有“白山黑水”之称.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4.日本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森林资源贫乏,森林覆盖率低B.木材加工业是日本主要工业部门C.注重保护本国环境D.木材需求量大【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是一个山地为主的国家,国内森林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日本国民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本国使用的木材多从国外进口,而很少使用本国的森林资源,故选C。
5.读欧洲局部区域略图,以下四个欧洲人对本国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A.法国人说:我国农业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B.英国人说:我国优良港湾众多,对外贸易便捷C.意大利人说:我国有欧洲最长的河流,河运最便利D.德国人说:我国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旅游业发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法国农业发达,属于发达国家,英国是岛国,优良港湾众多,对外贸易便捷,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德国地处北温带,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旅游业是德国重要的经济部门;依据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欧洲国家的概况。
6.东北三省有很多称呼,其中不正确的是A.“林海雪原”B.“北大仓”C.“新中国工业的摇篮”D.“鱼米之乡”【答案】D【解析】东北三省平原广阔,耕地肥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有“林海雪原”之称,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壤肥沃,黑土广布,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B不符合题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是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故C不符合题意;“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所以此题的答案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和农业等人文地理概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地区的地理概况。
7.世界陆地和海洋面积比例约为()A.2:8B.3:7C.4:6D.5:5【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任何半球的海洋面积都要大于陆地,故选B。
8.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A.一个地方的降水量B.一个地方的蒸发量C.一个地方降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根据各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故选C。
9.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A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答案】1.A2.B【解析】1.A地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A。
2.受地形影响,A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
【点睛】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0.黄土高原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①窑洞②碉房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毛巾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①正确。
其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当地居民吃的是小米饭;当地著名的剧种是秦腔;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手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
⑤正确。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锨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③正确。
碉房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形式。
京剧是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的剧种。
因此A正确。
故选A。
11.读某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我国春节期间,该国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属于该国特有动物的是()A.袋鼠、考拉B.企鹅、北极熊C.狮子、大象D.斑马、长颈鹿3.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夏季多雨B.乙地冬季多雨C.甲地是地中海气候D.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1.B2.A3.C【解析】【分析】根据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组成。
面积774.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6位。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呈开口向西的半环状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进行分析解答。
1.2020年我国春节是在一月至二月上旬,为冬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该时段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四季中的夏季。
故选:B。
2.读图可知,该国是澳大利亚;孤悬于南半球的海上,自然环境单一,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种,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如:袋鼠、考拉、鸭嘴兽等。
故选:A。
3.依据国家轮廓,读图可知,该国是澳大利亚。
图中甲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图中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较为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综上所述,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概况。
12.对我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佛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佛教是世界的第三大宗教。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布分在亚洲和东部和东南部。
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就是以佛教为背景的故事。
【点睛】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13.下面一组图标中,属于联合国标志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A是联合国的标志,B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C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D是欧盟的标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国际组织,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14.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青稞产区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也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以畜牧业为主。
【详解】山区地形崎岖,适宜林业的发展,种植业适宜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发展,故A错误。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是青稞的产区,故B错误。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小麦、棉花是这里的主要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故C错误。
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在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带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
15.黄河干流流经地形区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夏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青藏高原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故D符合题意,选D。
【点睛】本题考查黄河的知识,需识记。
16.读东半球中的北半球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甲洲与其他洲的分界线,它们( )A.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B.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C.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D.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2.下列有关甲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B.气候海洋性显著,河流放射状分布C.甲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经纬度跨度大,热带草原气候显著【答案】1.D2.C【解析】【分析】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所以为世界第一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