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庄混合井筒装备施工组织设计

孔庄混合井筒装备施工组织设计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煤矿混合立井井筒装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五工程处二零一一年三月编审签字栏工程名称:孔庄煤矿混合立井井筒装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编制依据----------------------------------------------3一、工程概况----------------------------------------------4二、施工部署----------------------------------------------4三、施工准备----------------------------------------------6四、主要施工方法------------------------------------------10五、工期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13六、防治水措施--------------------------------------------14七、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15八、环境管理及保证措施------------------------------------17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18十、文明施工--------------------------------------------23 十一、施工安全计算---------------------------------------31附图、附表:1、主要设备及材料明细2、提升绞车、稳车、钢丝绳、天轮选配表3、施工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组织机构4、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5、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体系6、井筒装备施工进度网络图7、井筒平面布置图(KZ-1)8、稳车布置图(KZ-2)9、天轮平台布置图(KZ-3)10、封口盘布置图(KZ-4)11、吊盘加工图(KZ-5)12、吊盘组装图(KZ-6)13、稳、绞车立面图(KZ-7)14、井筒基准线布置图(KZ-8)15、高、低压动力配电系统图(KZ-9)编制依据1、工程承包合同2、设计图纸3、施工验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主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6、中煤五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一、工程概况孔庄煤矿混合立井井筒直径Φ8.100m,井口标高为36.500m,井底车场标高为-1051.500m。

本工程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采用了主、副井混合提升系统:即双箕斗提升系统、单罐笼平衡锤提升系统。

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混合立井与主、副井已贯通,混合立井为进风井。

井筒出水量约为6m3/h,井底水仓至副井泵房设有临时排水系统。

混合立井永久井架为四斜柱式钢井架,主要构件采用箱形截面,现已安装完成。

孔庄煤矿混合立井井筒装备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工程量:1、井筒装备标准段安装井筒装备共有251层罐道梁,梁和梯子间标准层高为4m。

方钢罐道共有672根,托架共有3012个,罐道梁、梯子梁和管道梁共计2008根,电缆支架共550个,梯子250架;管路共计5趟,其中1趟Φ219压风管路1050米,2趟Φ325排水管路2100米,1趟Φ325降温管路1050米,1趟Φ219消防洒水管路1120米;电缆共计11趟,其中4趟MYJV42-10KV- 3*240mm2电缆,每趟电缆长度1400m;矿用通讯电缆(MHYA32 100×2×0.8)1根,长度1400m;矿用光缆(MGTJA V144芯钢丝铠装)1根,长度2000m;矿用检测电缆(MKYJVp32 16×1.5)1根,长度2000m;井筒信号电缆(MHY32- 1.5mm2*18芯)2根,每根长度1500m;矿用光缆(MGTJA V 型20芯钢丝铠装)2根,每根长度1500m。

2、下部装备安装下部装备共有20层钢梁,19层钢平台,17层梯子间,主要包括罐笼及平衡锤端罐道20根,稳罐道8根,楔形木罐道4根;箕斗端罐道10根,稳罐道8根,楔形木罐道2根;防撞梁2层,尾绳隔离装置2套。

二、施工部署2.1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施工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书记、技术负责人及副经理组成管理机构,主管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经营、成本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

具体见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

2.2总施工方案待矿建工程结束后,利用永久井架的43.65米平台及50.15米平台布置临时天轮平台,井筒装备施工的主提设备利用凿井期间的提升绞车,在地面布置12台稳车,其中4台吊盘稳车(JZ16/1300),2台滑道稳车(JZ16/800),5台夺罐道及管子稳车(JZ10/800)、1台电缆悬吊稳车(JZ10/800)。

在井筒内布置六根基准线作安装尺寸控制线。

井口布置临时封口盘。

井筒装备标准段安装利用5层吊盘进行,井底下部装备安装利用第6层软盘进行。

井筒装备安装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大临设施布置→吊盘组装→井筒施工封口盘安装→吊盘下放、电缆支架安装→卡基准线→井底设备下放→安装正常段第251层至232层→下部装备安装→井筒装备正常段安装→尾绳下放→井筒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阶段结束后由甲方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的工程及时进行验收。

在安装过程中,由甲方指派专人对每道工序进行验收及签字认可。

全部安装完毕,由甲方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

2.3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优良。

2.4劳动力组织2.4.1根据工程特点、工程工期和我单位承诺的条件,组织施工队伍及时进场。

2.4.2做好职工的入场教育,搞好全员交底工作,包括技术交底、任务交底、工序交底和安全交底。

教育职工做到文明施工。

2.4.3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施工人员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除对关键部位进行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使操作工人熟悉质量标准和操作流程。

2.4.4井筒装备作业期间按三班作业工作制,总的施工人员配备如下:2.5施工工期:总施工工期190天,详见施工进度网络图。

2.6施工临时设施和平面布置图根据现场情况,按我公司文明工地要求进行布置。

办公、生产、生活区要平整、整洁,加工区要硬化。

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布置要紧凑。

生产、生活垃圾要定点堆放。

生产、生活污水要按矿方要求排放。

具体布置参照工地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安排。

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审查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

3.1.1.1由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

3.1.1.2工程开工前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联系,作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3.1.2依照编制依据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图集。

根据施工图纸,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及有关图集,并分发给项目部相关人员。

3.1.3基准点交接测量由我处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标高及坐标位置,校核井筒十字中心线、提升中心线,并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作好记录,由建设单位、监理、我处测量人员签字认可。

3.1.4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施工场地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度,做好记录并签字;对井筒内埋设的传感器位置进行摸底查证,经现场测量后所有设施标注在同一张图纸上,如妨碍托架安装,提前作出解决方案(须设计单位制定)。

3.1.5根据工程图纸,编制好井下设备的下放方案;并核对设备的规格、型号、完好程度及到货数量,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3.2技术工作计划3.2.1根据工程的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施工措施,要求施工措施必须经审批后实施,施工措施要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3.2.2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

3.2.3做好各种设备和材料进场计划,主要设备和材料施工用量计划。

3.3施工现场准备3.3.1做好“四通一平”,认真设置消防设施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畅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

3.3.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建造施工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硬化临时道路、搭设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3.3.3施工现场临时用风、用水方案利用原矿建单位压风系统作为风源,井筒装备施工所用压风采用φ50的钢管从矿压风机房引至井口风包,采用φ40的橡胶管引到吊盘风包上。

临时用水水源从建设单位总水管处搭接。

施工生产用水量较少,主要是打眼用水。

在第一层吊盘安装一个2m3水箱,水箱下安装内径13mm橡胶软管,并引至二层吊盘与风锤连接。

水箱内的水通过压风管从地面输送。

3.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井筒装备安装期间用原矿建施工时的高压电缆供电,低压电源引自自建变电所,下井电源引自井口移动变电站。

具体方案见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井下供电系统:在井口布置一台配电柜,下井电缆采用矿用橡套电缆MY-0.33/0.66 3×50+1×16 1300米,固定在悬吊钢丝绳上,每隔20米设一道钢卡,每6米用棕绳绑扎,下到第一层盘上。

在井口悬挂1个20T 滑车作为电缆悬吊钢丝绳的导向。

在第一层吊盘设配电点,下井电源接自矿变电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电源总开关选用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KBD-350,布置在第一层盘上,另外再布置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QBZ-80共2台,供电焊机使用,ZBZ-4.0M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一台,提供吊盘照明电源。

照明系统:井筒吊盘上每层安装一盏防爆投光灯(一层盘安装4盏防爆白炽灯),照明电压127V,由ZBZ-4.0M矿用隔爆型综合保护装置,提供吊盘照明电源。

井口信号室和各稳车棚等其他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

通讯及信号系统:通讯、信号应设置两套,井口至绞车房的信号除有灯光、音响信号外,还要有一部直通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