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个学习好习惯⒈提前预习⒉专心听讲⒊爱提问题⒋及时改错⒌查寻资料⒍不磨蹭⒎仔细审题⒏勤于动笔⒐认真书写二、9个做人好习惯⒈心态积极⒉孝敬老人⒊勤俭节约⒋持之以恒⒌充满自信⒍守时惜时⒎诚实可信⒏不给别人添麻烦⒐善待他人三、9个礼貌好习惯⒈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⒉使用礼貌用语⒊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⒌礼貌待客⒍不乱翻别人的东西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⒏在公共场所要安静⒐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四、9个卫生好习惯⒈饭前便后洗手⒉早晚刷牙⒊每晚洗脚、洗袜子⒋手脏了及时洗⒌不随意席地而坐⒍常换衣服常洗澡⒎不随地吐痰⒏不乱扔垃圾⒐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五、9个饮食好习惯⒈定时定量⒉细嚼慢咽⒊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⒋爱惜粮食⒌不挑食、不偏食⒍少吃零食⒎不边走边吃⒏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⒐不吃不合格食品六、9个阅读好习惯⒈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⒉手不释卷⒊专心致志⒋做摘抄画重点⒌读、写、思相结合⒍善于使用工具书⒎姿式正确⒏善于交流心得⒐爱护书籍七、9个安全好习惯⒈遵守交通规则⒉不玩火⒊不逞能⒋遵守公共秩序⒌不急追猛跑⒍右行礼让⒎有自护意识⒏不做危险动作⒐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八、9个运动好习惯⒈每天运动一小时⒉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⒊全面锻炼身体⒋常到大自然中去⒌循序渐进⒍做好准备活动⒎经常散步⒏积极参加体育比赛⒐不断尝试新项目九、9个劳动好习惯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⒉家里的事情主动做⒊别人的事情帮助做⒋按操作程序劳动⒌学会共同劳动⒍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⒎找窍门探索巧干⒏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⒐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36个好习惯1、保护自己牙齿:饭后每次刷牙,不要让人闻到你口腔味;2、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不说“不可能”三个字;3、遇到挫折对自己大声说:再努力一下、太棒了;4、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情绪,一旦出现立即正面处理;5、凡事先订立目标,并且尽量制作“梦想版”;6、凡事预先作计划,尽量提前、将目标视觉化;7、六事优先工作制:完成昨天的事优先、已承诺的事优先、当天任务优先、急事优先、有人等待的事优先、熟练的事优先,每一分,每一秒做生产力的事情;8、随时用零碎的时间(如等人、排队等)做零碎的小活;9、守时;10、写下来,不要太依赖脑袋记忆;11、随时记录:灵感、别人干这事的技巧、有启发的言辞;12、把重要的观念、方式、程序写下来,并贴起来,以随时提示自己;13、走路比平时快30%。
走路时,脚尖稍用力推进;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萎靡;14、做事动作比平时快30%:心快、眼快、手快,边做梢带想着下一步;15、做不熟练事要专注,重视细节;16、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笑容;17、每天自我反省一次;18、每天坚持一次运动: 快速步行、快速上楼、跑步、做健身器锻练、力能及的家务重活,以上至少任选一种;19、听心跳1分钟。
指在做重要事前,疲劳时,心情烦燥时,紧张时;20、开会坐在前排;21、微笑;22、用心倾听、既是不利的话、只有了解才能回击,不打断对方说话;23、说话时,声音有力。
感觉自己声音似乎能产生有感染力的磁场;24、同理心。
说话之前,先考虑一下对方的感觉;25、每天有意识、真诚地赞美别人三次以上;26、及时写感谢卡,哪怕是用便条写;27、不用训斥、指责的口吻跟别人说话;28、控制住不要让自己做出为自己辩护的第一反应;29、每天多做一件“分外事”30、不管任何方面,每天必须至少做一次“进步一点点”;31、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推迟15分钟下班;32、每天在下班前5分钟的时间做一天的整理性工作;33、定期存钱;34、节俭、不浪费;35、时常运用“头脑风暴”;36、恪守诚信,说到做到1、早餐:不要吃油条等油腻食品,吃水果和淀粉类搭配2、上班路上:尽量选择健步走,减少开车时间;或者公交上,多站少坐3、上班过程中:多喝水,多站立,多做办公室健身操4、工作中:电脑要加高,让眼睛和电脑屏幕在一个水平线,经常多仰头,保证颈椎舒适5、午餐:午餐要清淡,吃完走一走,呼吸外面新鲜空气6、午睡:中午午睡半小时,下午工作有精神7、晚餐:要少吃,睡前一杯奶8、作息时间:早睡要早起,晚上十点半之前睡,早上七点之前起,最好有晨练,晚上十点后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喝水如果有条件:学游泳、健身、瑜伽、打羽毛球都很不错;有机会就吃一些维生素和纤维素还有蛋白粉第一件: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饮水机冲一杯温的淡盐水(夏天喝凉的),盐水可以清肠。
第二件:早上是空腹吃十二枚干枣。
第三件:每天吃一个香蕉。
第四件:早餐牛奶一定要喝第五件:用吸管喝饮料,防蛀牙。
第六件:吃荤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引起脂肪肝。
第七件: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
高油。
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
易罹患高血压。
糖尿病。
等疾病。
【感冒后该做的9件事】1、找一张床,休息;2、补充维C;3、吃黑巧克力,能止咳;4、打开加湿器;5、吃流质食物,能缓解鼻塞;6、每天喝2000毫升水;7、远离乳制品;8、服用非处方药;9、耐心等它过去,7天左右才会自行消失。
——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发布的《感冒白皮书》学生好习惯有哪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
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的学习习惯呢?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
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
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
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
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
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
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5、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
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
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6、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
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
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
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7、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辨清是非。
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1.认真预习的习惯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或记入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
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