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推拿手法 及保健

小儿推拿手法 及保健


【运土入水】
【位置】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拇 指根推运起,经过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止,推运50-100次。 【作用】 利尿,清湿热,补肾水 【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满
【运水入土】
【位置】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小 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指根止,推运50-100次。 【作用】 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 泻痢,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
二、小儿发热推拿法(加强版)
• 若前面效果不佳,体质较强者可加一下手法: • 1、退六腑。(从肘横纹至腕横纹尺侧推100300次) • 2、掐揉二扇门。(100-500次)发汗为止。 • 3、擦百会,倒捏脊。 • 4、放血泻热。指端,耳尖,或肘静脉,腘窝静 脉。
三、小儿腹泻推拿法
• 1、补脾,补大肠(指三关)。(旋推或直 推300-500次) • 2、捏脊柱3次,捏三提一2次. • 3、上推七节骨(100-300次)虚证及寒泻。 • 下推七节骨(100-300次)湿热、伤食泄泻。 • 4、揉龟尾。(100-300次) • 5、揉足三里。(100-300次) • 6、摩腹揉脐。(5分钟)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
1.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 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 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按弦走搓摩】
【位置】 两腋下胁肋处。 【操作方法】 医者在小儿身后,用双手掌在小儿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 摩50-100次,又称搓摩胁肋。 【作用】 理气化痰 【主治】 胸闷,气促,咳嗽,积滞等
一、小儿日常推拿保健法
• 1、旋推脾经(大拇指螺纹面), 补肾经(由小指根至指尖推) • 2、捏脊三次,捏三提一两次。 • 3、摩腹揉脐3-5分钟。 • 4、揉足三里搓腿2分钟。 • 5、揉涌泉搓脚2分钟。 • 6、四大手法:开天门(推攒竹)、 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
2.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
3.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
【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 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指按法
掌按法
【摩法】
1.指摩法 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
简单亲子游戏,身心健康无忧
简单亲子游戏,身心健康无忧
简单亲子游戏,身心健康无忧
每晚十分钟,简单又轻松。 孩子身心健,全家乐融融。
二、小儿发热推拿法(基础版)
• 适用于发热初期,正气较强,精神尚可。 • 1、洗温水澡。 • 2、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 后高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 骨下凹陷中)。(5分钟) • 3、清五经。(掌面向指端方向推50-100次) • 4、清天河水。(腕横纹至肘横纹正中100-300 次) • 5、海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
四、小儿通便简便推拿法
• 1、摩腹揉脐。(5分钟) 2、下推七节骨(100-300次) 3、揉龟尾。(100-300次) • 4、捏脊柱3次,捏三提一2次 • 5、揉足三里。(100-300次)
五、小儿止汗推拿法
• 1、补脾经。(旋推或直推300-500次) • 2、补肺经。(无名指尖至指根直推300500次) • 3、泻心肝火。(食指中指尖直推300次) • 4、补肾经。(小指根至指尖直推300-500 次) • 4、揉肾顶。(100-300次)
常忧世人罹患苦 血汗甘洒方寸地
精研华夏岐黄术 桃李天下广悬壶
小儿推拿保健 及
常见病治疗
重庆医专中医学院 姚彦旭
1 2
推拿对婴幼儿的意义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常例及复式手法
3
4 5
小儿日常保健推拿法 简单亲子游戏介绍 小儿常见病推拿法
6
孩子最需要的人生第一件礼物—— 爱。。。。。。
小儿推拿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2.掌摩法 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
3.旋摩法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 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
【掐法】
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
【捏法】 捏法正位手势 1.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 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 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 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 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 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 转止泻等说法。
【拿法】
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 力提捏筋腱。

谢谢!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擦法】
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为抹法。
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
开 天 门
推 坎 宫
运 太 阳
掐 总 筋
分 阴 阳
拿 肩 井
【黄蜂入洞】
【位置】 【操作方法】 【作用】 【主治】 两鼻孔即是此穴。 用食指、中指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10-20次。 宣肺气,通鼻窍 鼻塞不通,发热无汗
【水底捞明月】
【位置】 内劳宫周围。 【操作方法】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左手四指,掌心向上,用冷水滴入掌心, 接着医者用右手中指在内劳宫周围旋运之,并结合吹气,边吹气,边旋 运之,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不超过18口气为限。 【作用】 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主治】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捣法
• 以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 关节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 法。
– 实为“指击法”或“叩点法”。 – 腕关节放松。 – 取穴要准确,而且要有弹性。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 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 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 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 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