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小论文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作者王秀华系(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5 级专升本学号指导教师薛笑荣日期2016.12目录1.............................................................................................................................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II)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III3............................................................................................................................. 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IV)4............................................................................................................................. 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举例. (IV)5............................................................................................................................. 交通诱导概述.. (V)6............................................................................................................................. 物联网对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VI)7.............................................................................................................................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VI)8............................................................................................................................. 机遇与挑战 (VI)9............................................................................................................................. 物联网的未来...........................................................VII10.结论..............................................................VII参考文献 (VII)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摘要: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 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 个重要特征。

中科院早在1999 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和开发。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影响力。

2005 年11 月2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台湾公开演讲中,也提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 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 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

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

关键词: 物联网;传感网;智慧地球1.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车辆信息和路网状态的实时采集,从而使得路网状态仿真与推断成为可能,更使得交通事件从“事后处置” 转化为“事前预判”这一主动警务模式,是智能交通领域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先进的运载工具操作辅助系统、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况感知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和紧急救援系统。

图1 基于物联网框架的智能交通体系系统框架图见图1,由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卡口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车辆和警员定位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了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与GIS数据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对各种交通数据流进行情报化分析处理后,对外提供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诱导信息服务。

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在动态交通信息诱导系统[2]中起到交通信息汇聚融合、智能处置、情报分析提取和信息分发的作用,为指挥决策和交通信息发布服务,为区县级交通指挥分中心提供数据支持。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针对目前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数据收集方式落后,缺乏全天候实时提供现场信息的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及道路拥堵疏通和车辆动态诱导手段不足,突发交通事件的实时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的工作现状,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交通体系综合采用线圈、微波、视频、地磁检测等固定式的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手段,结合出租车、公交及其他勤务车辆的日常运营,采用搭载车载定位装置和无线通讯系统的浮动车检测技术,实现路网断面和纵剖面的交通流量、占有率、旅行时间、平均速度等交通信息要素的全面全天候实时获取。

通过路网交通信息的全面实时获取,利用无线传输、数据融合、数学建模、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警用GIS 系统,实现交通堵塞预警、公交优先、公众车辆和特殊车辆的最优路径规划、动态诱导、绿波控制和突发事件交通管制等功能。

通过路网流量分析预测和交通状况研判,为路网建设和交通控制策略调整、相关交通规划提供辅助决策和反馈。

这种架构下的智能交通体系通过路网断面和纵剖面的交通信息的实时全天候采集和智能分析,结合车载无线定位装置和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了车辆动态诱导、路径规划、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绿波控制和区域路网交通管控,为新建路网交通信息采集功能设置和设施配置提供规范和标准,便于整个交通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为大情报平台提供服务。

3.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完成浮动车式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车辆和警员定位系统等7 个系统信息的汇集和标准化处理;完成对汇集交通信息的质量管理,对道路交通状态信息的判别和评估,并在信息平台内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形成统一的交通状态信息;实现对外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交通诱导屏信息发布子系统、交通信息处理分析系统间的交通信息共享和反馈;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立足物联网整体情报大平台的需求,设计应满足远期海量终端接入和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和按需共享的要求。

4.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举例在实际的应用中,智能交通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点:(1)先进的检测、感知、识别技术和车载设备。

通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获取人与物的地理位置、身份信息等,实现物物相通,包括新一代车载电子装置、车辆自动驾驶设备、驾驶员驾驶能力和精神状态自动检测仪表的研制与开发使用。

(2)建立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现行自然状态,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档案,环境状况,有关的天气条件和预测的天气变化等信息。

(3)交通事故自动检测、预警应变技术。

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关键是要尽快地将救护人员召集到事故现场。

要求车载装置能自动检测事故的发生,及时自动地通报事故发生地点和伤员人数及其伤情。

(4)先进的交通管理调度系统。

需要具备“智能地”、自适应地管理各种地面交通的能力,实时地监视、探测区域性交通流运行状况,快速地收集各种交通流运行数据,及时地分析交通流运行特征,从而预测交通流的变化,并制定最佳应变措施和方案。

如:“车辆- 道路自动化协作系统”、“车联网系统”。

5.交通诱导概述交通诱导系统指在城市或高速公路网的主要交通路口,布设交通诱导屏,为出行者指示下游道路的交通状况,让出行者选择合适的行驶道路,既为出行者提供了出行诱导服务,同时调节了交通流的分配,改善交通状况。

交通诱导系统由以下四个子系统构成:交通流采集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和行车路线优化子系统。

(1)交通流采集子系统城市安装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实现交通诱导的前提条件。

这个子系统包括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交通信号控制应是实时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另一个是接口技术的研究,即把获得的网络中的交通流传送到交通流诱导主机,利用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和相应的软件进行实时交通分配,滚动预测网络中各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为诱导提供依据。

(2)车辆定位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的功能是确定车辆在路网中的准确位置。

车辆定位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地图匹配(MapM atching )定位、推算(Dead-Recking )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路上无线电频率(TRF)定位。

(3)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是交通诱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主机运算出来的交通信息(包括预测的交通信息)通过各种传播媒体传送给公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