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成果总结提炼与创新管理

科技成果总结提炼与创新管理




一、技术创新概述 二、科技成果形式 三、成果提炼方法 3.1 策划 3.2 投入 3.3 生产 3.4 资料收集 3.5 提炼
三、成果提炼方法
多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工程技术难题和重
点;
积极参与工程技术难题和重点的研究; 申报材料需要拔高,跳出项目看问题,注意提炼 总结,要站在观众和用户的角度写文章; 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肃性,错别字和包装问题。
创造性:技术原理应用的活动。(显著进步、实质特征) 实用性:市场需求与接受,具有成效。具有积极 的成效则可以授予专利权。
一、技术创新-必要性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没有捷径可走!
国家需要:创新型国家
政府需要:创新型社会
企业需要:核心竞争力、超额利润
管理需要:提高效率、改进质量、和谐工作关系
七大奖种 突出贡献奖 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成果推广奖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广奖
2.6、科技奖
现在申报科技奖励的渠道主要有: • 公司科学技术奖 • 中国能建科技奖 • 各省政府科技奖 • 中国电力科技奖 • 中国施工企业协会技术创新成果奖 • 中国电力建设科技成果奖 • 中国水力发电奖 • 中国安装协会科技奖 • 国家能源局奖,等
(4)工法的整体技术立足于国内,必须是申报单位自行研制开发或 会同其它单位联合研制开发;
(5)工法编写内容齐全完整,需做鉴定。
按规定要求和规定渠道申报。
2.6、科技奖
目 前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奖 的 基 本 情 况
推荐制、数量减少!
最高奖不超过2人,三大项目类奖不超过400项,合作奖不超过10个
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3.1、策划
文献查新。解决以下问题:
1.分清行业、领域(学科)
2.关键技术(公认的) 3.现状与存在问题
创新目标:
1.做什么? 2.解决什么问题? 3.达到什么水平?
成果规划:名称、形式、责任人、时间
3.2、投入
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科研经费尽量不截留,尽量花在项目上,尽量利用这
2.6、科技奖
目 前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奖 的 基 本 情 况
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大奖主要工作流程为:
项目 推荐
形式审 查受理
初评(网 评、会评)
评审
审定
报批 颁奖
2.6、科技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
XX省人民政府 科学技术奖
解放军科学技术奖
社会力量设奖
XX市人民政府 科学技术奖
地方社会力量设奖
湖北省科技奖励工作基本情况
2.1、技术总结、专著、论文
技术总结要保密、不断更新; 公布、发表要批准; 期刊分核心和非核心,文献索引; 会议论文集与专刊、增刊 刊号:ISSN ××××-×××× CN ××-××××/×× 文献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已转让实施的应用研究开发的结果转让给其他企业,并投入工业生产的应用技术成果,应该由 生产实施单位作出评价。
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术成果,除《鉴定办法》第六条规定
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外,应通过市场机制得到社会认可。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专门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是指有
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 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 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 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
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
一、技术创新-特征
• 从定义可知,技术创新的几个特征:
资本、技术、信息)
新颖性:关于生产要素的全新组合。(劳动力、土地、
2.6、科技奖
申报程序 (1)提炼创新点,查新检索 (2)成果总结,形成成果报告 (3)成果鉴定 (4)进行成果登记 (5)申报材料准备 (6)签字、盖章,完成申报 申报之前要公示
2.6、科技奖
网评通过要答辩,答辩很重要,第一完成人尽量 亲自汇报,要准备好答辩材料。 申报完成好比把标书交出去,后台工作很重要, 顺藤摸瓜,一网打尽,至少搞定2/3评委。方式很 重要:汇报、咨询、交流、论坛、沙龙。
一、做好成果本身,无可挑剔。(硬成果) 把握好报奖方向。从以工程背景申报转向以技术背景申报。 选好题。要切中关键、重大技术难题,正面主题优于侧面主 题,找准核心问题:材料、装备、工艺。 做好成果策划。研究课题确定、成果种类与数量、成果目标 与质量。策划过程要查新,做文献检索工作。 落实课题组核心成员,全程控制,舍得投入,找好合作方。 二、营建良好外围环境,达成认同。 打入组织系统、扩大影响、增加评委。 合纵连横,寻求认可。 通过技术活动广结善缘(寻租)。各类论坛、咨询服务、方 案审查、技术交流、行业协会学会活动等。搞定几个为企业说 话的院士和大师,长期顾问,宜发挥集团优势。
详细要求和内容可咨询事务所。
2.4、标准规范
国标、行标、地标、企标(GB/DL/SL/JGJ/JTJ)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T)、强制性条文
渠道很重要:主管单位、标委会(中电联标准化
中心、部委标准司或科技司等,标委会挂靠单位)
DL 修订 关注国标委、行标委的网站,了解政策、动态 几十个标委会,2400余项标准,标龄5年可
科技成果管理的内容
成果提炼:策划、投入、生产、资料收集、提炼 科技成果评价:会议鉴定、函审或网络鉴定,向有权组
织鉴定的单位申请鉴定
科技成果保密 科技成果登记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统计 科技奖励
其他评价方式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根据国际惯例,通过国内外同领域的学术刊物或学术会 议公开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评论和引用来获得认可
经验交流
科技成果提炼与创新管理
谭恺炎 2017.10. 成都


一、技术创新概述 二、科技成果形式 三、成果提炼方法 3.1 策划 3.2 投入 3.3 生产 3.4 资料收集 3.5 提炼
一、技术创新-概念
从目前公认的六个定义出发,总结如下:技术创
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
面,引进外部力量。
一、技术创新-方法与实务
4、实施与总结
付诸行动;要建立管理组织;加强计划性;注意
分享阶段成果;组织讨论;影响结果的创新在实
施前应报批准;重视推广应用的跟踪;总结报奖;
总结中发现提出新问题。
一、技术创新-方法与实务
5、及时肯定、及时奖励
6、适当利用外部资源


一、技术创新概述 二、科技成果形式 三、成果提炼方法 3.1 策划 3.2 投入 3.3 生产 3.4 资料收集 3.5 提炼
些经费达到增长能力、培养团队、多出成果的目的。
多方募集资金 出台优惠政策或激励机制
3.3、生产
研发团队的沉淀很重要。
人是核心因素,人的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没有领军人物很难凝聚好的团队。 研发工作是开创性的,没有团队的交流、合作与相互扶持是很难稳定的。 团队中除考虑各专业因素,还增加现场实施与管理人员、后勤保障等。
2.4、标准规范
申报 立项申请,按通知、按渠道申报 随时整理,集中申报,成熟先进 关注标准体系表,关注5年以上标龄 大纲审查 征求意见稿:一般2月,收集意见修改 送审稿:上审查会,按意见修改 报批稿
2.4、标准规范
注意事项: 全程保存好记录,会议要纪要。 调研、试验、研究很重要,规定要有依据,尤其 数据要有支撑。 立项计划批准后会有一个培训会,尽量参加。 编写前找一份近期的范本。 标准只做规定,不做解释,不是教科书和作业指 导书。
索(/)
2.3、专利、软件著作权
专利有时限性
专利应用:所有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某一时
间段实施许可/特定地区实施许可;制造许可/使 用许可/销售许可/全部许可;普遍实施许可/排他 实施许可/独占实施许可/分售实施许可/交叉实施 许可)
软件著作权按要求登记备案即可获得证书。
3.4、资料收集
计划 机构、人员
制度化
方案、图纸、照片、视频
3.5、提炼
开门见山 是什么
摆问题,谈需求,明意义。(背景与意义)
发现,提出,创建,发明,研制等等。按重要程度、创造性排序写 原理、机理。理论创新 对应问题。
为什么
解决了什么
达到什么水平
要尽量量化指标。
小 结
专门的法律规定,或主管行业部门规章明确规定,必须按照法律、规章的规
定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审定的科技成果,如新药、农业新品种
2.1、技术总结、专著、论文
总结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做事是一次劳动,整理归类是二次劳动,提高寻 规律是三次劳动,上升到理论是四次劳动; 认真做事,留心观察,勤收集资料,没事找规律, 学习提高新理论; 方案、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过程描述、 报告、事故处理。 多记录、多总结。尤其是现场的图片资料和应用 效果的评价、鉴定及应用证明文件,要注意完整 性。
2.2、专利、软件著作权
专利审查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备案(商标也是)
专利不神秘: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专利申报有方法:已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成效、实例
专利要有创新: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
废专利不废:专利池、专利群,起保护作用。
专利提倡申报优先:及时关注公布,公众意见书,
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
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
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 和应用实例等11部分。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 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