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云港基本概况

连云港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纬34度~35度07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阴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80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联通世界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连云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港口现有万吨以上泊位30个,年吞吐量4000万吨以上。

6.7公里拦海大堤,使港口形成了30平方公里风平浪静的港池,可供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

连云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与世界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多个港口有着密切的通航关系和贸易往来。

自然地理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

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

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

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米。

沿主要是700平方公里盐田及480平方公里滩涂。

沿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面积为6.06平方公里。

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平方公里。

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

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

历史沿革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和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恢复唐初以来的局面。

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淮海专署、江苏省徐州绥靖公署。

先称徐海道,后称东海行政区,辖东海、灌云、沭阳、赣榆、连云市5个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

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

新海
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

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云台区,现辖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

行政区划
2005年,连云港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

连云港市面积7446平方千米,人口468万人(2004年)。

新浦区面积 461.1平方千米,人口 43.9万人。

邮政编码222003。

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343号。

连云区面积 506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

邮政编码222042。

区人民政府驻墟沟。

海州区面积 159平方千米,人口 13万人。

邮政编码222023。

赣榆县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

邮政编码222100。

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

灌云县面积1834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

邮政编码222200。

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

东海县面积2251平方千米,人口108.8万人。

邮政编码222300。

县人民政府驻牛山镇。

灌南县面积1029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

邮政编码222500。

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