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方案

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方案

“弘扬红色乡土文化,构建红色特色学校”设计方案(讨论稿)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按照县教委打造特色学校、注重一品一校的发展思路,走“特色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结合重庆“唱、读、讲、传”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五个校园”建设,根据本校本地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决定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红色校园”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红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巍巍石壕留忠魂,浩浩綦河谱华章。

綦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折腰。

革命先贤、先烈为了崇高的理想,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抛头颅,洒热血,大写了一个红色的綦江!一个红色的石壕!綦江,风云际会。

这块热土演绎了几多动人心魄的革命往事。

1919年下半年,綦江成立了全川最早的青年进步团体之一的“青年砥砺会”。

1926年1月,中共綦江县支部建立,这是重庆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4月,震惊全川的“綦江米案”爆发。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占綦江石壕境内,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四渡赤水战机……綦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重庆的惟一县份,石壕红军烈士墓、红军洞、红军桥、红一军团长征驻石壕指挥部旧址、红军路都见证着当年红军长征留下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现已被确定为重庆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綦江,英豪辈出。

这块热土哺育了大批让人铭记的革命志士。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綦江党团创建人、四川省委秘书长,被杨尚昆尊称为“革命启蒙老师”的邹进贤烈士;第三次反“围剿”中活捉张辉瓒的红四军军长王良烈士;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闽浙赣省委秘书长王奇岳烈士;被周恩来称赞为“霍氏三杰”的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三位烈士;红岩烈士明昭……革命的历史在綦江结成了厚实的红色文化板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綦江儿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了綦江建设的飞速发展,綦江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綦江光荣的革命历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石壕红军烈士墓、綦江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前来缅怀瞻仰学习。

石壕小学依傍大娄山脉,地处黔贵之北,在石壕镇打造旅游名镇的大背景下,在当前中小学生享乐主义盛行、苦难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精神偶像缺失等校园亚文化思潮泛滥下,作为一所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区农村边远学校,作为一所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军团进驻石壕场镇并把指挥部设在校园内的石壕小学,近有石壕红军烈士墓(含红军洞、红军桥、红一军团长征驻石壕指挥部旧址、红军路)、綦江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周边地区有贵州遵义会议和土城战役、四渡赤水以及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理应承载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挖掘和弘扬石壕及綦江蕴涵丰厚的红色文化,宣传和扩大石壕红色旅游品牌,以实际行动践行和拓展“红色旅游”的主题。

基于此,石壕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地位、历史、现状、形象等独特优势,结合当前十七大的发展战略与石壕镇党委、政府打造“绿色大镇、能源强镇、旅游名镇”的规划精神,经过多次调研,多方考察,特提出“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校园”的创建思路。

二、指导思想开展红色乡土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地方文化,深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

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进乡土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三、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唐中保副组长:廖正彬、李尚华组员:李克超、赵春喜、张启斌、吴天贵2、工作小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四、特色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一)、特色学校的总体思路:1、统一认识:确立“特色办学,特色兴校”理念,把特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扎实探究:坚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载体,把《红色的土地》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探讨、研究、开发。

3、激励奋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保障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以确保特色创建工作全面、有序、良性发展。

(二)、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

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特色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三)、特色学校发展总体目标:1、办学目标:今后三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德育研究,使办学方向更加明确、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学生素质明显提升、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内涵发展有新突破、办学绩效有新提高,把学校办成文化高品位、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学生全面发展,得到行业认可、群众满意、社会支持的具有山区鲜明特色,符合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学校。

2、培养目标:了解并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优良传统,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起点,逐步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人格意识;以“细节养成、积淀习惯”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文明守纪、孝敬感恩、积极上进,为自己一生负责”的卓越品质,最终成为“重健体、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会创新”的时代新人。

3、红色特色目标“让每一个生命更加坚强”将是我校红色文化打造的核心和主旋律,是石壕小学的灵魂和精神,是石小师生的信仰追求与终极发展目标。

“挫折使人坚强,苦难磨砺成长;红色铸造信念,拼搏成就人生”将成为学校红色文化打造的路线和方向。

“挫折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是我校红色文化打造的基本框架与主体内容。

(四)、特色学校发展具体目标:我们将围绕“确立特色——打造特色——显现特色”的思路确定三步走:1、确立特色:2011——2012年(1)、注重引领,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制定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2)、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2、打造特色:2011——2013年(1)、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2)、逐步完善校本课程,特色进一步强化并显现。

(3)、开展教育活动,构建展示平台。

3、显现特色:2013——2014年(1)、学校内涵得到体现,特色建设逐步显现。

(2)、形成学校独特文化和校本资源。

五、主要内容红色文化是那些历经岁月穿透时空,永不衰老、永不枯竭、永远流淌于人类心灵滋润于心灵的清清河流,永远闪烁明亮、光芒四射的黑夜中不落的星辰,永远灿烂、永远鲜活、永远蓬勃的源自烽火狼烟、源自壮士热血、源自真理之上的一脉思想火花与精神遗产。

红色文化的内涵很广,我们结合学校的实情和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出“信念、理想、坚强、奋斗”等红色元素作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核。

其具体内涵和要求如下:“信念”:以坚定目标、信念至上、报效家国为主线,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

让学生坚信学业必成,事业必成,人生必成。

“理想”:以志趣高雅、胸怀高远、行为高尚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

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传统,树立远大抱负,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坚强”:以不畏艰险、艰苦创业为主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

让学生懂得挫折使人成长,苦难使人成熟,磨难使人成才。

“奋斗”: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只争朝夕为主线,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斗志。

让学生懂得懒惰一事无成,拼搏成就人生。

六、实施途径与要求建立以革命传统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抓实常规教育为平台,切实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举办红色教育活动,办好特色文化专栏,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研究,提升红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论体系。

(一)理念文化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奠基人生。

(1)、以人为本:立足全面,发展个性,培育特色。

(2)、和而不同:“和”,要求干群之间和谐互敬,师生之间和谐互动,教师之间和谐互学,学生之间和谐互助;“不同”,要求办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特长,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2、办学特色:红色校园健康人生(二)精神文化1、三风校训:校风:自主、和谐、文明、进取教风:博学、敬业、协作、创新学风:乐学、多思、勤奋、践行2、校识以打造红色人文特色为核心,设计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让每一位师生了解校徽、校旗、校歌的真正内涵象征意义,校歌人人会传唱。

校徽:以“红、绿、黑”为基调,结合学校的红色特色打造、石壕地方乡土文化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来创意思考。

校旗:校歌:踏着先烈的足迹(略)3、红色精神:信念、理想、坚强、奋斗。

“挫折使人坚强,苦难磨砺成长;红色铸造信念,拼搏成就人生”。

(三)环境文化: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

1、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

(1)、在学校主体建筑色调上,选择接近“哈佛红”的深红色,渲染红色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的学府气息。

(2)、在校园显赫的位置(或校门口)铸建一尊(幅)彰显红色校园文化核心的主体雕塑(浮雕),彰显学校的红色历史。

(3)、学校门口:醒目处介绍学校文化整体构想,布置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墙”,(阐释学校理想、追求、愿景)。

可在“文化墙”正中布置“打造红色校园传承革命精神润泽红色人生”大字,以彰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左边和右边分别为教育方针、校训、学校“三风”及校风校训解读和红色革命宣传画。

(4)、在校园可利用的墙面(特别是上操场的四周围墙、下操场前方和右方的高墙、食堂前围墙)制作红色文化宣传长廊(橱窗),将红色内容的故事、图片、名言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的魅力,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5)、建好校内外德育基地。

建设好校内红一军团长征驻石壕指挥部旧址,对内组织师生学习教育,对加强宣传、开放。

将石壕红军烈士墓(含红军桥、红军洞、红军路等)作为校外德育基地。

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1)、悬挂肖像格言,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