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纯碱的性质。
2、通过实验验证,总结鉴别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通过练习实验验证,能应用纯碱的性质鉴别物质。
二:重难点:
重点:纯碱性质的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盐的性质;纯碱性质的应用。
三、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实验药品: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四、导学过程:
《纯碱的性质》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盐的认识仅限于几种具体的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方面,而对于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不能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进行比较规范的试管实验操作,但对物质的分类的意识还不够强。
对物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转换的思想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对物质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因生活经验太少还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中通过典型的实例进行渗透教育。
《纯碱的性质》效果分析
通过对“纯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学生对初中阶段化学知识构建、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按分类的观点认识物质方面有了很好的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领悟了学习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用分类的方法对纯碱的性质进行探究,并总结了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
学生对特征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深入认识。
学生对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取新物质的化学原理和方法有了具体的体会,学生在对物质经济观和价值观认识上有了很好的提升。
《纯碱的性质》教材分析
教材中“纯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及其结论对完善学生初中阶段化学知识构建、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按分类的观点认识物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用分类的方法对纯碱的性质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
同时渗透特征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
还要注意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意识到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取新物质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对学生进行经济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纯碱的性质达标练习
每空1分,满分10分,优秀:9分、10分,良好:7分、8分
1、要把烧碱和纯碱溶液区别开,不可选用下列哪种试剂()
A、酚酞试液
B、石灰水
C、稀盐酸
D、氯化钡溶液
2、检验碳酸盐正确的方法是:()
A、加热产生二氧化碳
B、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D、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碳酸钠俗称_________,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取少量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的蒸馏水后振荡,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4、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可选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欲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杂质,可用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纯碱的性质》课后反思
本节课重在通过实验探究以纯碱为例学习盐的化学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
(1)试管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娴熟。
(2)按分类的观点认识物质有了很好的认识。
(3)对特征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深入认识。
(4)对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取新物质的化学原理和方法有了具体的体会,学生在对物质经济观和价值观认识上有了很好的提升。
总之,通过对“纯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学生对初中阶段化学知识构建、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学习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都有了很好的提升。
但在课堂中还出现了一些还需今后努力改进的方面,例如:
(1)学生对描述探究实验的过程还不够规范和严谨。
不能按照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这样的逻辑思维进行规范表述。
(2)学生的概括、分类、演绎等科学思维方式还需很好的培养。
比如由具体物质碳酸钠的性质总结出盐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对很多学生来说还
是比较有难度。
(3)学生对实验的灵活应用能力还有需要强化练习。
例如: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取少量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的蒸馏水后振荡,再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对于第二个现象有很多同学还是
答不全。
只答出产生气泡,没有回答出红色变为无色这一现象。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课堂中还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真实、生动、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活动的学习情景,以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锻炼。
《纯碱的性质》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起点分析:
学生对于盐的认识仅限于几种具体的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方面,而对于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不能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关于纯碱性质的教学,要注意挖掘“实验探究”所包含的多重教育价值,既要让学生通过该实验认识盐的几种化学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并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还要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