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面。

2.概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要紧特点及结构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A 表示①横波,B 表示②纵波。

(2)特性⎩⎪⎨⎪

A 波:传播速度③慢,只能够在④固体中传播
B 波:传播速度⑤快,能够在⑥固、液、气三态
物质中传播
(3)波速变化
在地下33千米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⑦增加。

在地下2 900千米D 处:A 波⑧完全消逝,B 波传播速度⑨突然下降。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⑩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 为⑪莫霍界面,D 为⑫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 +F 为⑬地核,G 为⑭地幔,H 为地壳。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⑮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⑯岩石组成。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⑰气体和⑱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其要紧成分为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圈:由地表水体构成的⑲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始终处于⑳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是地表生物及其○
21生存环境的总称。

其范畴是指○22大气圈底部、○23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24上部。

我的疑问
1. 。

2. 。

3. 。

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材料 教材P 21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P 22图1.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2010年4月14日,海地首都太子港邻近发生了7.3级大地震,在太子港城中街道上的行人和邻近海洋中行船上的人震动感受是否一样?什么缘故?
2.依照图1.25判定:地壳、地幔、外核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
3.列表分析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以及各圈层的特点。

4.岩石圈是否确实是我们所说的地壳?
【探究归纳】
1.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邻近都市街道上的行人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感到前后左右摇动。

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海洋中行船上的人只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

2.地壳、地幔纵波、横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为固态。

而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能够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如下表:
4.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别与联系:
(1)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

(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考例探究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A+B+C是,D 是,C+D+E是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 。

(3)地震波在通过F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A和B什么缘故厚度不均?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7千米。

解析该题要紧考查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从图中能够得出:①A、B所在的圈层为地壳;②A是陆地地壳,B是海洋地壳;③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莫霍界面。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A~F的内容的判读。

探究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探究材料
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
1.在黄果树瀑布景观中涉及了地球的哪几个圈层?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2.该景观的形成表达了地球各圈层之间具有如何样的关系?
3.列表说明地球外部圈层的要紧特点。

【探究归纳】
1.黄果树瀑布景观涉及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四个圈层。

构成该景观主体要素的是水圈。

2.该景观的形成表达了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3.地球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
外部圈

概念组成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
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要紧成分
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厚度约为2 000~
3 000千米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
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断地循
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
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阻
碍。

生物圈最活跃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要紧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
圈上部。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相互,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自然环境。

(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案(1)略。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联系制约(4)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平均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7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解析此图明显地表示莫霍界面之上的地壳及大气圈、水圈等圈层;结合对各圈层的了解,可填出它们的特点,其中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