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激励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激励产品开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产品开发人员加快开发节奏,积极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确保新产品的开发质量和制造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1.2 原则1.2.1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向主要效益因素倾斜、向重要贡献人员倾斜。
1.2.2实施过程激励、延期激励的原则。
按季度或项目节点激励。
1.2.3以检验最终效果、成果为依据的原则。
公司追求在市场上获得的利润,产品开发追求在市场上增加的销售额。
1.2.4直观量化的原则。
激励额计算基础数据为销售额。
1.3 适应范围本办法作为原有分配模式的一种补充激励在试运行(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在新产品基础性开发项目、适应性开发项目和试制项目中作出成绩的人员进行激励。
2术语2.1 项目负责人经授权主持新产品开发、试制及研发能力建设项目的人员。
项目负责人的资质要求:具有独立完成产品设计的工作经历,熟悉产品策划、设计验证、试制及制造准备、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成本要素、市场预测开拓等相关知识和工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2 新产品所谓新产品,就是指在原理、结构、性能、材质和用途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与老产品有本质的不同或显著的差异。
作为新产品,应具有新的原理、构思和设计;新的材料和零件;新的性能和特点;新的用途和市场等等。
2.3 基础性开发项目指为实现公司产品发展规划、年度开发计划而设立的项目。
项目采用了新的结构或技术,为全新的XX总成或零部件总成平台,开发难度大、周期长。
2.4 适应性开发项目指为适应市场,在现有成熟产品的基础上做适当变更或新车型技术匹配的项目。
适应性开发项目可分为新设计项目和新匹配项目。
2.4.1 新设计项目指在适应性开发过程中,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在原理、结构、性能、材质和用途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经过重新设计和定义,并同时在产品编号或零件号发生变更的产品。
2.4.2 新匹配项目指在适应性开发过程中,根据用户新车型需求,虽采用了原有产品编号,但要经过技术匹配与确认,并与用户签订技术协议的产品项目。
2.5 试制项目指由规划研发部承担的XX公司以外如XX公司等开发设计的产品试制项目。
产品在公司内生产的项目为公司试制项目,对外承担的项目为对外试制项目。
2.6产品开发实现销售额指产品开发试制完成后所生产出的合格产品实现的销售额。
3项目奖励3.1 基础性开发项目3.1.1 奖励方式:基础性开发项目奖励以项目奖的方式奖励。
经公司新产品委员会认定基础性开发项目,由公司新产品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员共同确定奖励额度。
再根据项目负责人与公司新产品委员会签定的项目开发合同书,按项目节点验收,分节点兑现奖金。
3.1.2 奖励数额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奖励额度在5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3.1.3 奖励流程3.1.3.1 根据《新产品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开发奖由公司新产品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节点验收。
3.1.3.2规划研发部将经过新产品委员会批准的项目验收表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上述标准核定预激励金额后按奖励基金发放程序处理。
3.2 适应性开发项目3.2.1 奖励方式根据项目实现的销售额按照一定比例提成,每季度兑现一次。
3.1.2 提成比例根据项目的产品属性,按不同的提成比例执行。
3.2.2.1 原有平台新设计项目按第一辆样品产品开始销售起计提,计提比例分别为:第一年按销售额的0.3%,第二年按销售额的0.2%。
3.2.2.2新平台新设计项目:基础性开发项目的产品经过适应性开发投入市场后,从第一个产品投入市场销售起,按三年内年度销售收入(含该平台的变型产品)的百分比计奖,计奖比例分别为:第一年2%,第二年1%,第三年0.5%。
三年后该产品不再作为新平台新设计项目,转为原有平台项目,比例亦按照原有平台项目计提。
3.2.2.3 新匹配项目从按技术协议开始销售的第一个产品计提,计提比例分别为:第一年按销售额的0.3%,第二年按销售额的0.2%。
3.2.3 计算公式季度适应性开发项目奖励金额=当季适应性开发项目实现销售额×计提比例当季适应性开发项目实现销售额=当季度已开具销售出库单据的销售额-已经按照计提比例提成过的且因设计原因导致市场退回与赔偿的产品的销售额。
3.3试制项目3.3.1奖励方式试制项目按项目不同阶段分别设项目开发试制奖和产品销售提成奖。
3.3.1.1 XX公司范围内的试制项目按试制总费用比例兑现开发奖励金。
3.3.1.2产品研发中心对XX以外承担的试制项目由产品研发中心或委托项目负责人按公司合同签订程序办理对外试制合同的签订。
合同总费用包括试制原材料、加工费、委托开发试制费等。
其中委托开发试制费是产品研发中心对外的技术性收入。
合同履行完成后,产品研发中心在委托开发试制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提成项目奖励。
3.3.1.3试制项目开发的产品在公司生产销售后按产品销售提成,并根据产品的属性分别按3.2适应性开发项目和3.1基础性开发项目奖励方式进行。
3.3.2奖励金比例3.3.2.1XX公司范围内的试制项目奖励金总额为:试制项目的总费用×10%×η,系数η为难度系数,在0.5~3之间,根据试制项目的专用件数量和难度,由项目推进组申报、公司新产品委员和薪酬委员会确定。
相关有效资料递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3.3.2.2 XX以外的试制项目按开发试制费提成。
项目奖励金总额为:试制项目委托开发试制费×η,系数η为难度系数,在0.5~3之间,根据试制项目的专用件数量和难度,由项目推进组申报、公司新产品委员和薪酬委员会确定。
相关有效资料递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3.3.2.3试制项目开发的产品按产品销售提成,比例提成按3.1.2.1新设计项目和3.2基础性开发项目奖励。
3.3.3 奖励流程3.3.3.1项目推进组每季度将试制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奖励明细报新产品委员会批准。
3.3.3.2规划研发部将批准后的奖励递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上述标准核定预激励金额后按奖励基金发放程序处理。
3.4 奖励流程3.4.1 根据销售额提取部分3.4.1.1市场营销部每季度末将本季度销售的产品目录、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额以及第一个产品销售的时间等以书面报表的形式报规划研发部。
3.4.1.2规划研发部根据市场营销部报的报表将适应性开发中的新设计项目、新匹配项目,以及基础性开发项目等按照奖励期区分出来,由规划研发部签字后递交市场营销部,由市场营销部对规划研发部提交的季度开发产品分类统计报表中销售额审核签字后递交人力资源部。
3.4.1.3人力资源部按照奖励办法计算出奖励金额后,在下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绩效工资中兑现到规划研发部。
由规划研发部根据项目奖励分配办法,分配到每个人,并将分配明细报人力资源部核准后按照工资发放程序发放。
3.4.2 根据项目节点提取部分3.4.2.1项目负责人根据承接的开发(或试制)项目合同书中规定的各节点进度要求,每完成一个节点(或几个),即提请公司新产品委员会验收。
3.4.2.2新产品委员会委派公司规划研发部将验收结果报公司人力资源部。
同时将相关有效资料递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3.4.2.3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合同书中约定的奖励额度及每个节点的支付比例,在验收后的当月(或下月)兑现奖励金额到规划研发部。
3.4.2.4规划研发部按照项目奖励分配办法分配到个人,并将分配明细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核准,按照工资发放程序发放。
4项目考核4.1 对项目组的考核4.1.1 项目因设计问题所造成的失误,由项目组成员按所得产品开发奖励额对应比例赔付。
出于适度风险原则,赔付金额为该项目奖励的80%。
4.1.2 项目如不能按期完成,每延期一个月,则扣除项目当期节点奖励的10%。
4.1.3规划研发部要对项目组成员与对应职务、所得产品开发奖励额记录等存档保存,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一份。
4.2 对公司相关单位的考核按《新产品试制管理制度》执行。
5 项目奖励分配5.1 对公司相关单位的奖励从项目奖金总额中按 10%提取,由规划研发部对项目推进组的相关人员及有重要贡献的非项目推进组人员进行分配。
5.2 对规划研发部内部的奖励项目负责人提取奖金总额的50%,产品研发中心提取项目奖金总额的20%,规划研发部提取剩余的20%,分别实施分配。
在尊重项目负责人分配的指导原则下,依次汇总报上一级批准,最终规划研发部汇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
5.3为有效发挥和维持本激励管理办法的激励效果,最终项目负责人本人所得一般不少于奖金总额的10%,确因具体原因,项目负责人分配所得低于10%的要附说明材料,人力资源部核实。
6 其它6.1此办法试行半年后,再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提请公司薪酬委员会重新修订激励办法中的各提成比例。
6.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参与项目激励人员的薪酬分配进行统计分析。
6.3基础性开发项目、试制项目仍属公司成果项目,可以参与公司年度优秀项目的评比。
6.4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试运行(对适应性开发项目以2XXX年1月1日以后开发的为起始时点,从2XXX年1月1日起,按照本办法计提奖励)。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运行情况分析,并根据运行情况适时对办法作进一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