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实验报告

人体实验报告

人体实验报告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

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A、人体侧高仪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

(内容可略)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同一铅垂面上。

(内容可略)无论何种测量姿势,身体都必须保持左右对称。

由于呼吸而使测量值有变化的测量项目,应在呼吸平静时进行测量。

1.2 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1.3 测量方向足侧端、内侧、外侧、近位、远位、尺侧、胫侧、腓侧。

1.4 支撑面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椅平面应是水平的、稳固的和不可压缩的。

1.5 被测者的衣着要求被测者裸体或穿着尽量少的内衣(例如只穿内裤和汗背心)在后者的情况下,在测量胸围时,男性应撩起汗背心、女性应松去胸罩后进行测量。

1.6 测量值读数精度线性测量项目的测量值读数精度为1毫米,体重的读数精度为0.5公斤。

2)坐姿测量项目的测量方法四、设计方案思考步骤(参考): A.在构思时可先设想此次设计针对的对象是谁?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B.开始时,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

坐姿人体测量尺寸:坐着高度(自然)、膝盖高度、坐着臀部高度、肘高、大腿净高、臀部至膝盖的距离、臀部至小腿的距离、肘至肘的宽度、臀部宽度C.结合测量的尺寸,根据座椅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椅子的造型及尺寸的定位。

D.确定合理的座椅高度差。

根据坐姿人体尺寸中“坐高”的尺寸来确定,书写用的桌子: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坐高/3-(20-30)mm。

于是可以大体推算出中等身材中国成年男子、女子办公桌的桌高。

E.确定座椅的相关尺寸后,以“座高加上合理的桌面椅面高度差”来确定桌高,即:桌高=座高+桌椅高度差F.将相关尺寸制成工程尺寸图。

G.根据尺寸手绘或电脑绘制效果图。

H.书写设计论文。

五、实验结论各人体尺寸之间一般具有线性相关性通常取基本人体尺寸之一作为自变量,把某一人体尺寸表示为该自变量的线性函数Y=aX+bY ——人体尺寸数据;X ——身高、体重、手长等基本人体尺寸(之一); a,b——常数 (对于特定的人体尺寸) 。

研究表明,人体各基本结构尺寸与身高具有近似的比例关系,即对人体基本结构尺寸而言,上式中b=0,上式简化为Y=aX+b六、心得体会篇二: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学号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0生科B班实验课程名称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师及职称陈穗文(讲师)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填报时间月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一.实验设计方案篇三: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实验报告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组别:日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

认识胸骨角。

(五)实验结果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颅骨侧面、颅底内、外面及颅骨前面的主要结构。

3.能指出颅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颅骨标本完整颅骨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及颅骨的整体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重点理解颅的侧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颅骨,重点辨认颅骨侧面观、顶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上肢骨及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结构。

3.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

4.能指出四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四肢骨标本完整骨架(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及四肢主要骨的主要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重点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四肢骨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任务四观察躯干肌、四肢肌任务五观察消化系统任务六观察呼吸系统任务七观察泌尿系统任务八观察心血管系统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2、能在标本上辨认四肢骨和躯干骨的形态结构;3、能指出人体骨骼的主要体表标志;4、观察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5、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起止点,并在活体上验证它们的功能;6、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7、辨认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8、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9、掌握气管和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和特征;10、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1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12、熟悉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部位;13、熟悉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位置;14、熟悉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腔内部结构;15、学会心的传导系统和血管;(二)实验器材1、分离躯干骨标本;2、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3、分离颅骨标本;4、完整颅骨标本;5、四肢骨标本;6、完整骨架7、腹腔解剖标本;8、各类牙的标本或模型;9、呼吸系统概观标本或模型;10、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11、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标本;12、左右肺标本;13、胸腔标本;14、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及模型;15、男女骨盆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16、完整的心脏离体标本或模型;17、心的血管标本;(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只要是观察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及各系统的形态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