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Compound):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如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

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如聚氯乙烯的重复单元为。

单体单元(Monomer Unit):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

聚氯乙烯的结构单元为。

聚合度(DP、X n)(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X n 表示。

聚合物是由一组不同聚合度和不同结构形态的同系物的混合物所组成,因此聚合度是一统计平均值。

聚合物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r):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数与结构单元分子量的乘积。

数均分子量(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Ni :相应分子所占的数量分数。

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重量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Wi :相应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

粘均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法。

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用以表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并不相等的专业术语叫多分散性。

分布指数(Distribution Index) :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

即。

用来表征分子量分布的宽度或多分散性。

问答题1.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何特征?解: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以下主要特征:(1)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很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2)即使是一种“纯”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也是化学组成相同而分子量不等,结构不同的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

它具有分子量和结构的多分散性;(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有几种运动单元;(4)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非常复杂,需用一次、二次和三次结构来描述它。

一次结构是指一个大分子链中所包含的结构单元和相邻结构单元的立体排布。

二次结构是指单个大分子链的构象或聚集态类型。

三次结构是指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聚集体中大分子的排列情况。

2.何谓高分子化合物?何谓高分子材料?解: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多种原子以相同的,多次重复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分子量是104-106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高分子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原料,加上适当助剂,经过一定加工制成的材料。

3. 何谓高聚物?何谓低聚物?解:物理化学性能不因分子量不同而变化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聚物。

反之,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随分子量不同而变化的聚合物成为低聚物。

但也有将分子量大于一万的聚合物称为高聚物,分子量小于一万的聚合物称为低聚物。

4. 何谓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单体和聚合度?解: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称为重复单元(又称重复结构单元或链节)。

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原于组合称为结构单元。

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称为单体单元。

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

高分子链中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称为聚合度。

5. 何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试分析聚合物分子量多分散性存在的原因。

解:聚合物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分子量或聚合度是一平均值。

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为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分子量多分散性可以用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

这一比值称为多分散指数,其符号为HI ,即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其HI为1。

HI 越大则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程度越大。

分子量多分散性更确切的表示方法可用分子量分布曲线表示。

以分子量为横坐标,以所含各种分子的重量或数量百分数为纵坐标,即得分子量的重量或数量分布曲线。

分子量分布的宽窄将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加工和物理性能。

聚合物分子量多分散性产生的原因主要由聚合物形成过程的统计特性所决定。

6.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有几种表示方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解:(1)数均分子量iMi N MiWi Wi Ni NiMi Mn ~∑=∑∑=∑∑=(2)重均分子量iMi W NiMiNiMi Wi WiMi Mw ~2∑=∑∑=∑∑=以上两式重N iW iMi分别代表体系中i 聚体的分子数、重量和分子量。

∑N i,∑W i和∑M i分别代表对分子量不等的所有分子,从i 等于1到无穷作总和,N i~和Wi~分别代表i 聚体的分子分率和重量分率。

(3)粘均分子量⎪⎪⎭⎫⎝⎛⎪⎪⎭⎫⎝⎛∑+∑=∑∑=M N M N W M W Mi i a i i ia i i aav1/1/1式中a 是高分子稀溶液特性粘度-分子量关系式的系数,一般为0.5-0.9。

7. 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证明府Mw≥Mn解:数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设Mi为i 聚体的分子量,则()0~2≥∑-NM M in i即 02~~~22≥-+∑∑∑M N M N M N M iinini i亦即0≥∙-∙M M M M n n n w故当M Mn i≡时,M M n w ≡,当MM ni ≠时,M Mn w>。

8. 试写出下列单体得到链状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

(1) α-甲基苯乙烯 (2) 偏二氰基乙烯(3) α-氰基丙烯酸甲酯 (4) 双酚A+环氧氯丙烷 (5)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6) 己二胺+己二酸解:⑴nCH 2C(CH 3)6H 5CH 2CCH 3C 6H 5n⑵nCH 2C(CN) CH 2CCNn⑶nCH 2C(CN) 3CH 2CCNCOOCH 3n⑷OH+(n+2)CH 2CHCH 2ClC CH 3CH 3(n+1)HOCH2CHCH2O CCH3CH3OCH2CHCH2O CCH3CH3OCH2CHCH2(n+2)NaOH+(n+2)NaCl+(n+2)H2O⑸nHOOC COOH+nHO(CH2)2OC COO(CH2)4On+(2n-1)H2O⑹nH2N(CH2)6NH2+nHOOC(CH2)4NH(CH2)4NHCO(CH2)4CO+(2n-1)H2On第二章缩聚与逐步聚合名词解释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

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

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

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densation):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如用2-2 或2 官能度体系的单体作原料,随着聚合度逐步增加,最后形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

线型缩聚形成的聚合物为线形缩聚物,如涤纶、尼龙等。

体形缩聚(Tri-dimensional Poly-condensation):参加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的这类反应。

官能度(Functionality):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平均官能度(Aver-Functionality) :单体混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平均带有的官能团数。

即单体所带有的全部官能团数除以单体总数反应程度(Extent of Reaction):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转化率(Conversion)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单体)与起始反应物(单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即为转化率。

凝胶化现象(Gelation Phenomena) 凝胶点(Gel Point):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

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结构预聚物(Structural Pre-polymer):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的预聚物称为结构预聚物。

结构预聚物往往是线形低聚物,它本身不能进一步聚合或交联。

问答题1.讨论下列两组反应物进行缩聚或环化反应的可能性。

(m=2-10)H2N(CH2)m COOH (2) HO(CH2)2OH+HOOC(CH2)m COOH(1)解:(1)m=3、4时易形成环,其余主要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线性聚合物。

(2)该体系不易成环,主要生成线性聚合物。

2.解释下列名词(1)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2)平衡缩聚和非平衡缩聚;(3)DP与X n;(4)反应程度和转化率;(5)平均官能度与摩尔系数;解:(1)由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称为均缩聚。

由两种皆不能独自缩聚的单体进行的缩聚称为混缩聚。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复单元的缩聚反应称为共缩聚。

(2)平衡缩聚通常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

非平衡缩聚通常则指平衡常数大于103的缩聚反应或根本不可逆的缩聚反应。

(3)平均每一分子中的重复单元数称为DP。

平均每一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数称为X n。

对均缩聚DP=X n,对混缩聚X n=2DP(4)反应程度指反应了的官能团数与起始官能团数之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