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专题化学实验课件

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_专题化学实验课件

[答案] A
[点评] 化学实验安全操作和意外事故处理办法,不仅仅 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更是对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与对生命 的尊重,在复习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8.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 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列 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
[答案] A
5. 2011·江苏高考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 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0 mol·L-1 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2)固体物质的检验。 待检物质→观察固体颜色
不溶:可能是CaCO3、BaCO3、 BaSO4、AgCl、MgOH2、 无色或白 AlOH3等 色固体 溶解:可能含K+、Na+、Ca2+、 Mg2+、Al3+、NH4+、Cl-、SO42-、 NO-3 、SO23-等 有或色固晶体体溶不解溶MFCeun::2SOO等可可3-4、等能能A含是gBFCreu、2+OA、HgFI、e2、3+C、FueOCO、uH2+M、3n、O2、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 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 进一步处理
[解析] 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镀锌铁皮放入稀硫 酸中构成铁、锌原电池,反应速率较大,待锌完全反应后,只有 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故A项正确;火柴头中 的氯元素以氧化剂KClO3的形式存在,溶于水不会电离出Cl-,故 用未燃过的火柴头无法判断氯元素的存在,B项不正确;硫酸亚 铁铵晶体是带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加热时易失去结晶水,从溶液 中得到结晶水合物的方法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C项不 正确;受强酸或强碱腐蚀时,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稀 NaHCO3溶液或硼酸溶液,故D项不正确。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 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 1~2 cm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⑤用广泛pH试纸测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⑥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 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但不能在“0”刻度 以上;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温度计的“0”刻度在 温度计的中下部。
2. 常见化学试剂的贮存方法 (1)钠、钾贮存在煤油里(锂封存于石蜡中); (2)NaOH、KOH、Na2SiO3等能腐蚀玻璃或具有黏性的药 品,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3)浓HNO3、AgNO3、氯水、溴水等用棕色瓶保存并置于 冷暗处; (4)浓硫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密封保存。
晓考题 4.2012·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 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 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 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3)集气瓶: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 体,如CO2;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 H2。
(4)安全瓶: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 (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 用(此时广口瓶中A管长度同B管)。
6. 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与设计 ①如干燥管除用于干燥气体外,还可以用于防倒吸装置(如 图①),组装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如图②);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A项,测溶液的pH不能先将pH试纸润湿,润 湿后可能导致结果偏大(如酸溶液)、不变(如中性溶液)或偏小 (如碱溶液),故不正确;B项,配成后的溶液的体积不是100 mL,即不同浓度的溶液(或与水)相混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 加和,故不正确;C项,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应该塞有棉花,而 不应该用橡皮塞,不正确;D项正确。
4.漏斗 普通漏斗主要用于组装过滤器和添加液体,长颈漏斗主要 用于组装简易反应器,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 液体、作反应器的加液(不宜加碱性溶液)装置。
5. “万能瓶” 装置如图,有多种用途: (1)洗气瓶: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 中的HCl气体。 (2)贮气瓶: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如Cl2可用排饱 和食盐水法贮存。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 角,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③取用金属Na或K时,用剩的药品要 放回原瓶'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 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⑤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A.全部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
②碱式滴定管的创新使用,组装量气装置(如图③); ③四氯化碳和水的巧妙组合——防倒吸设计(如图④); ④防堵塞的设计(如图⑤); ⑤破、旧仪器的重新使用(如图⑥)。
晓考题 1. 2012·天津理综,4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 (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解析] 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操作为萃取分液,所需 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A正确;苯酚溶于乙醇形成溶液,不 能用过滤分离,B错误;从KI中分离回收I2,需加热后凝华析 出I2,C装置中无凝华收集装置,C错误;配制100 mL溶液的主 要仪器为100 mL容量瓶,图中没有,D错误。
[答案] D
6.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解析] 各图所示的气密性检查中均涉及了压强差原理的 利用,A、C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B、D利用被封闭的气体与 外界存在压强差,但D中上下移动左管时,液面相平,说明为 连通器,气体没有被封闭,即气密性不好。
[答案] D
实验安全操作和意外事故处理 常考点三 命题指数:★★★★★
[解析] ①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②先均匀加热,再集中 在药品处加热;④立即开灯,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答案] B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常考点四 命题指数:★★★★★
通考法 1. 检验常见物质的基本思想 (1)气体物质的检验。 某气体↓观察、闻气味
有 有色 气: 味:Cl2H黄Cl绿、色H2S、、NSOO22、红N棕H色3→→进进一一步步检检验验 无 无色 味接 通 点点点 使触 入 燃燃 的燃 带空 澄 后后 气后 火气 清 只既 体只 星后 石 生生 的生 的变 灰 成成 为成 木红 水 水水 气条CO棕 中 的又 态复2的色 变 为生 烃燃为的 浑H成的2C为 浊使为O的N澄OO2为清石CO灰2 水变浑浊
4.防倒吸的具体装置形式: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 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5.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滴入,或使内 外压强相等。
晓考题 7.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 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 拌边加入浓硫酸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 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精彩看点
精彩看点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手段,是化学学科的特征之一,是 每年必考的内容。实验综合题是将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结合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进 行整合,解决有关实验问题。
专题视点课堂
通晓考法考题引你信心满怀
(对应学生用书P063)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常考点一 命题指数:★★★★★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
A
分液漏斗、烧杯
的混合物
用pH=1的盐酸配制 100 mL容量瓶、烧
B 100 mL,pH=2的盐 杯、玻璃棒、胶头滴


用溴水、淀粉- C KI溶液比较Br2与 试管、胶头滴管
I2的氧化性强弱 用NH4Cl固体和 酒精灯、烧杯、 D Ca(OH)2固体制 导管、集气瓶 备并收集NH3
2.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区别,操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 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 除去,得到纯净物质的过程,杂质如发生变化,不必恢复。 (2)分离与提纯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四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通考法 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 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中,要将 密度大的浓硫酸沿着器壁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 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 NO2、NO)时,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也可外加尾气 吸收处理装置。
[解析] 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用分液漏斗不能达到分离 的目的,A项错误;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需用量筒量取浓溶 液,B项错误;C项正确;D项,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 制备并收集NH3时还需要大试管,D项错误。
[答案] C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考点二 命题指数:★★★★★
通考法 1.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1)试纸使用的操作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 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 的颜色变化,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专题视点课堂 审题面面观
易错点透析 适考素能特训
影像考纲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化 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