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美术课随笔

中班美术课随笔

中班美术课随笔
2.让幼儿根据纸张的大小合理布局画面内容,也可让其作临摹画。

适当添画景物,练习涂色。

4.在以上几点中还需要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和表扬,让幼儿在自信心中提高绘画水平。

今天美术课的主题是“小手的秘密”,就是请幼儿在已画好的小手图案上添花手掌花纹。

看似简单的纹路线条,画起来却不怎么简单。

怎样画材最恰当呢?我想了很多……
课堂上,我先请小朋友们观察自己的手,并让大家讨论在手上发现了什么?大家说了很多,把手心手背都说了个遍,最后我总结了一段。

我开始示范作画过程,根据总结,我先画手指上的纹路,首先把手指分成三段,画上三条线,再画手指尖上的螺纹,然后画掌心的
主要线条,最后是手掌连接小臂上的几条横纹。

整个过程我都是用
粉笔完成的。

这周美术课题研讨课,中班的四位老师把研讨的重点定位为“从欣赏入手为幼儿绘画提供支持”。

和这四位老师做前期探讨的时候
就觉得她们对课题的进程和目前孩子发展的困难很清晰,探究点的
提出就是来源于孩子的发展难点。

让我们来层层清晰欣赏与技能支
持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幼儿绘画技能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吗?需要怎样的支持?
(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象非象;
(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

但画中的
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
(4-6)大班幼儿的画面一般很丰富,且与主题有关,能用多种色彩作画。

欣赏法和观察有何不同?
我们通常说:观察不同,观察特点,观察细节。

欣赏风景,欣赏歌剧,欣赏故事,欣赏美不美。

两者的区别在于欣赏蕴含更多的审美元素,情感元素,这是《纲要》中对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

欣赏是为了给孩子的创作提供储备,一是经验储备,二是情感储备。

那么怎么欣赏呢?
是不是就是单纯的美术作品欣赏呢?答案很显然,艺术是个大范畴也是互通的,我们要选择大量适合幼儿欣赏的事物或作品。

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借助音乐、语言提示及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美的东西。

用对话法指导幼儿欣赏作品。

以往长期的灌输法是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美术、音乐、语言等作品的知识灌输给幼儿,缺乏自身感知和体验,最终导致审美素质的下降。

要采用对话法,让幼儿与教师、作品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交流,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

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总结,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教师在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各部分的形式进行感知、体验。

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

欣赏的氛围,美的感受不是在哪个环节就嘎然而止的,要贯穿于整个活动,包括评价。

要把孩子的作品当成艺术品一样,引导孩子去发现同伴表现美和独特的地方。

相关主题